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第3/4页)

“嗤……”他听到了一串清脆的裂帛之音,空气犹如一块布帛一分为二。

接着他便看到了一柄剑,一柄带着凛凛寒芒的剑锋沿着光弧的外沿爆闪而出,奇准无比地穿向自己的咽喉。

凤阳与凤栖山都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剑,脸色在刹那间变得煞白,就在凤栖山跃出的同时,凤阳扣住蔡胡的手一紧,另一只手已划剑而出。

剑一出手,凤阳就猛然感到了一缕强劲的杀气向他扣住蔡胡的手腕上传来,这缕杀气来得如此突然,又恰恰出现在他心神一分的刹那,一切都像是经过了周密计算一般,饶是凤阳这等一等一的高手,也只有松手放人一途,否则就是刃锋断腕的结果。

惊惧之间,他不由意识到来人的心智与武功都非常可怕。

“难道他是真的汉王?”凤阳心里这么想着,整个人向后飞退了十步,这才朝来人张望。

剑光尽敛,在蔡胡的身边,的确站立着一个人,与蔡胡长得竟是一横一样,惟一的不同,是两人身上透发出来的那种气质。如果说蔡胡像是一株生长在荒原上的小草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像是挺立于高峰之巅的傲松,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度,惟有王者才能拥有。

当此人现身之时,议事厅中所有的人都几乎认定——他,才是真正的汉王!也只有真正的汉王,方可在一招之间从凤阳的手中夺回蔡胡。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纪空手明明已坠入了那深不可测的飞瀑潭中,又怎能站到今日的议事厅前?这除非又是一个奇迹!

张良与陈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喜之中,更几疑自己置身于梦境,正因为他们确定此人正是纪空手,所以明白纪空手的确又用他自己的智慧和运道书写了一段不可思议的神话。

而击杀凤不败于剑下之人,正是龙赓,当他与纪空手同时出现时,凤阳就感到了自己大势已去,同时也明白了韩信何以要临时改变主意。

“难道他早已料到汉王未死,是以才将我推出来当这个替罪羔羊?”凤阳的脑海中问出一个可怕的念头,随即否定之后,已经感受到纪空手与龙赓对自己所施加的压力。

他之所以要否定,是因为如果韩信这么做,并没有任何的好处。惟一的解释就是韩信的城府太深,没有十足的把握从不轻易冒险;抑或是他事先灵光一现,预感到危机罢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凤阳还是觉得自己并没有身陷绝境,虽然这里是汉王府的议事厅,虽然凤不败死在了龙赓剑下,但是凭着他与凤栖山的实力,加上韩信的剑法,三人联手,这一战未必就没有胜算。

他确定韩信就在这议事厅中,尽管不能确定谁才是真正的韩信。现在他最大的疑问就是,假如动起手来,韩信会加入战团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对凤阳来说,这是一件不由他来决定的事情。

所以他得靠自己!

当凤阳的剑一点一点地横于胸前时,空气中的密度似乎陡增了十倍,仿佛在他的面前树起了一堵形同实体的坚墙。

“你没事吧?”纪空手似乎并没有感受到空气中越来越浓的杀气,也没有向张良、陈平望上一眼,只是拍了拍蔡胡有些惨白的脸,关切地问道。

“没事是假的。”蔡胡苦笑道:“小人怕得要命,如果不是听到了汉王的声音,小人只怕早已吓得尿裤子了。”

张良微微一笑,这才明白蔡胡刚才何以表现得如此镇定,敢情是纪空手在暗中以束气传音之法实施遥控。

纪空手眼芒横扫全场,缓缓而道:“各位看了刚才的一幕,一定会觉得非常奇怪,为什么本王会用一个替身出现在各位面前,而自己却隐身暗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日子来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到处散播有关本王身死的谣言,其用心之险恶,无非是想在楚汉争霸之际,扰乱我大汉的军心民心,于是本王才和张先生制订了这个引蛇出洞的计划,使这些跳梁小丑自动现身。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果然奏效,这帮人竟然以除逆平叛之名,公然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企图作乱,若非本王早有准备,只怕他们的阴谋就要得逞了。”

他的声音徐缓而有力,听在每一个人的耳中,都有一股信服之力,谁都确信这是汉王事先安排好的一个布局,就连凤阳也不例外。他惟一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日在骊山北峰之上,自己明明看到这位汉王坠崖身亡,何以数日之后,他又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而且,凤阳感到,眼前此人的气机之霸烈,似乎较之先前,又有一次质的飞跃,难道说在这几日之中,他又有奇遇不成?

但满场人中,只有张良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事先安排好的布局。这一切看上去的确像是一个完美的布局,一环紧扣一环,按照一种节奏在进行。然而,它却不是,这更多的是一种巧合,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秉承上天的旨意在操纵着这一切,所以这更像是一种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