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三章(第2/4页)

龙赓的脸色却变了一变,因为他知道,凤阳的判断没有错,虽然他不知道纪空手的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异变,但换作是他来选择,也会将纪空手的丹田作为自己的突破点。

“叮……”然而,凤阳这凌厉无匹的一剑并没有形成任何突破,当他的剑刺击到纪空手的丹田时,纪空手的长剑已经横亘其间,封住了对方所有攻击的角度。

两人完全是以快打快,就只一个照面,两人已在攻防中互搏了十七招,当凤阳擦着身子与纪空手错身而过之时,他的脸色突然一变——

因为,刚才的那十七招,两人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根本不容人有任何的思想。可是当凤阳趁着这错身的功夫回过神来时,这才惊讶地发现,纪空手刚才所用的十七招竟然与自己的剑法如出一辙,完全是自己冥雪宗剑法的翻版。

这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凤阳真的有一种撞见鬼的感觉,而且就算纪空手熟谙冥雪宗剑法的一招一式,但在自己面前使出,不啻于班门弄斧,又怎能与自己斗得旗鼓相当呢?

如此怪异之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于凤阳来说,还是平生第一次。他也曾听说过有些武学大师反应之快,可以后发先至,但像纪空手这种在瞬间模仿得分毫不差的反应与悟性,未免也太骇人听闻了。

他却不知,纪空手此举也是迫于无奈,真正作怪的元凶其实是他体内的补天石异力。

补天石异力遭到强行压制之后,必然要寻找宣泄的疏导。换在平时,这也不算难事,只要纪空手静心打坐,运气一个大小周天,补天石异力自然而然就会融入到人体的每一处经络穴位,不再有爆发之虞。但此时此刻,强敌在侧,纪空手根本无法做到静心,只能硬着头皮听天由命了。

但不曾想凤阳的第一剑刺出,纪空手几乎在没有任何意识的情况下,竟然异力先动,带动他手中的剑封住了凤阳的所有剑路。纪空手吃惊之余,终于悟到这是补天石异力受对方气机的影响所作出的自然反应,就犹如一个充满气体的皮球,当它受到的抗力愈大,其弹跳的高度也就愈高,反之,它受到的抗力愈小,弹跳的高度也愈低。而且每一剑击出之后,纪空手便惊奇地发现自己体内的不适就减轻一分,当他与凤阳错身之时,补天石异力终于又回复到了他的意识控制之下。

其实,纪空手与补天石异力的关系,就等同于骑师与野马。补天石异力完成了蜕变之后,犹如一匹精力旺盛的野马脱离了缰绳的禁锢,进入到一个新的天地,要想驯服它,不仅需消磨其锐气,还要有磨合的时间,一旦将之驯服,就是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驹。

纪空手逃过这一劫后,整个人不由精神一振,冷冷地笑了一下道:“这是第十七招,本王虽然到现在还不知道姜为什么是老的辣,却知道人老了为什么脸皮这么厚。本王原无杀你之心,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他已动了杀机,对于趁人之危的小人,他从不留情!

话音一落,他手中的剑已不再是剑,而是刀!因为他的心中无刀,是以任何兵器到了他的手中,既可以是刀,也可以什么都不是,但那惊人的刀气却已弥漫空中,天地在这一刻变色。

纪空手的刀,是隐藏在剑身之中无形的刀,正因为它无形,所以比有形之刀更可怕。刀既无形,自然无声,只有那随刀锋而出的杀气,让人感受到它的确存在。

凤阳脸色为之一变,心中第一次有了惊惧的感觉。纪空手的每一变,都在他的意料之外;更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多变仿佛成了纪空手的一种风格,正是这种多变的风格,打乱了凤阳固有的节奏和韵律。

凤阳一连换了七种身法,十二种方位,却依然没有逃出无形刀气所笼罩的范围,那种让人无法回避的压力,就像是一座将倾的山岳,正一点一点地压上他的心头。

心中无刀,只因刀锋无处不在,刀既无处不在,心中又怎会无刀?

这莫非就是刀道的至高境界?抑或是武道中的一个神话!

龙赓的眉然一跳,眼中绽现出一丝亮芒。目睹了这一切,他已知晓,此刻的纪空手终于登上了武道中的一个极巅,此战的胜负,在这一刻已经注定。

凤阳的剑术不仅精湛博大,而且变幻莫测,算得上是当世江湖中一大绝艺,但是较之纪空手,他仍然还有一些微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并不是因为实力造成的,而是因为纪空手的无形刀气隐匿于剑身之中,宛若羚羊挂角,未知有始,不知有终,让人无迹可寻,那种诡异之感完全超出了凤阳最初的想象。

“当当……”几尽全力,凤阳一连挡击了纪空手八八六十四刀,杀气漫天,刀光纵横,无数剑影窜行其间,仿佛遮迷了所有人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