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第2/4页)

同时他也清楚,既然作为替身,这个人通常都会减少自己在人前暴露,即使自己易容成韩信,也不会轻易穿绑。

如此一来,当自己以韩信的面目出现在李秀树面前时,纪空手相信李秀树一时之间绝对难辨真假。

只要李秀树把自己当作韩信,那么,这个杀局就至少成功了一半,而另外的一半,则是如何才能顺利地通过花园,进入天上阁找到李秀树。

花园中的戒备非常森严,既然是飞鸟难渡,那么无论纪空手他们使用怎样的手段,都不可能逃过那一百七十二名高手的耳目捕捉。在这种情况下,纪空手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大摇大摆地在众目睽睽这下通过花园,直入天上阁。

这样的方式无疑十分有效,虽然简单,却是想别人所未想,更是那一百七十二名高手作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所以,纪空手成功了。

但是,纪空手要想从这花园之中全身而退,依然是一个难题,至少在这个时候是如此。

龙赓与阿方卓一左一右,护住纪空手从容向前,他们穿行于花树池水之间,看似悠然闲适,其实已将全身功力提聚,全神贯注着周边数丈范围内的一切动静。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地顺利,丝毫不见任何杀机,眼看纪空手三人即将穿过最后一道长廊时,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响自天上阁方向传来,两长一短,显得十分急促有力。

纪空手的眉锋一紧,脸色陡然变得异常冷峻。同时,他的眼中闪现出一丝异彩,犹如荒原中的野狼遇上危机时所表现出的那种特有的敏锐与机警。

哨声不足以让他的脸失色而惊,他之所以变得如此冷峻,是看到了一把刀,一把绽现于花树之间的快刀!

刀,极为普通,属于那种在大街上的兵器铺里随时可拾的刀,但刀的主人却绝不平凡!刀从花树中绽现,那凌厉的刀气已将花树的枝叶割裂成粉,随风而落,尽现肃杀。

随着这把刀而来的,还有一柄剑、两杆钩镰枪、三杆长矛,它们错落有致,以一种极有规律的变向构筑起一个绝不寻常的杀阵。

纪空手没有犹豫,以最快的速度挤入了这杀阵的中心,而龙赓与阿方卓人剑合一,若两道凛冽的秋风旋动,紧跟其后。

纪空手心里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赢得时间,在敌人尚没有完成合围之前先发制人,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惟有凭着这一股气势,才是他们得以全身而退的保证。

他的手中用的是剑,而不是刀,因为韩信用的是剑,纪空手并不想因此而露了马脚,既然他设下的是“借刀杀人”之计,那么这刺杀李秀树的罪名他是一定要栽赃到韩信身上的,否则他所做的这一切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在纪空手的眼中,其实无论是用剑,还是用刀,区别并不是太大,他心中既然无刀,那么任何兵刃到了他的手中,可以是刀,也可以什么都不是。

但在敌人的眼中,他们看到了刀,更感受到了那无可匹御的强大刀气。当纪空手挥手斜劈的刹那,他们分明看到了一束强光,挟带一股非常强烈的毁灭气息,飞泄而至。

刀断,剑碎,枪矛俱裂,虚空中爆出阵阵金属脆响,让每一个人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心悸之音,就仿佛他们手中拿的不是刀,亦不是剑,只是一段段不堪一击的朽木,根本挡不住纪空手横扫过来的那如刃锋般的杀气。

“轰……”劲气横流,竟然冲垮了长廊上的一段砖墙,空气虽充斥着乱的喧嚣,更夹杂着几条飞跌而出的身影。

纪空手的剑依然直进,整个人更如游龙般快速向前移动,所过之处,不时窜出几缕暗伏的杀气,却丝毫不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他出手绝不留情,因为,这一百七十二名高手的存在是一个威胁,将会对韩信的生死造成一定的威胁。这些人无疑都是忠于李秀树的死士,李秀树的死必将会引起他们对韩信疯狂的报复,而这不是纪空手此次淮阴之行的真正目的,他当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击杀李秀树,是为了逼韩信就范,从而让他死心塌地为大汉朝效命。没有了高丽国的支持,韩信出兵就将是势在必行,同时带动起周殷、英布两路人马,对西楚军的后方形成一定的威胁。这样一来,不仅形势对大汉有利,也达到了纪空手与张良战前制订的战略目的。

所以,纪空手的出手带着一种疯狂的毁灭,一招一式都有必杀之势,遇者立毙。当他们穿过长廊之时,身后竟留下数十具尸体,血肉模糊,犹如肉酱一般,这美丽的花园变得浑似屠宰场,让人触目惊心。

如此残酷的杀戮,已足以摧毁很多人必战的信心。这些人中也有人曾经历过不少的恶战与血战,但是,面对纪空手三人出手之快,下手之准,而且那种视杀人如草芥的无情,他们的心里还是出现了胆怯与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