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四章(第3/3页)

这是韩信之所以犹豫的一个最大的理由。平心而论,韩信的智慧与远见并不在他人之下,尤其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他不得不为自己将来的声名多加考虑。

“如果我换作是侯爷,就绝不会犹豫,因为,这是你我惟一可以夺得天下的机会。”英布看到韩信眼中游移不定的目光,不由为他打气道:“我可以为侯爷算算这笔账,汉军在垓下的兵马共有五六十万之众,一旦攻破垓下,歼除西楚军这十万人马,所损兵力最少也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而此时,侯爷与我的兵力共有四十万人,加上匈奴二十万铁骑,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战力上,我们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既然如此,我们若不动手,更待何时?”

“幸好你不是我!”韩信似乎拿定了主意,冷然一笑道:“你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却没有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在我们家乡有一句老话,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匈奴铁骑从苦寒的荒漠之地来到土地肥沃的中原,你想他会轻易地离开吗?也许我们忙活了一阵,最终只是为他人作嫁衣。”

“这不可能!”英布犹豫了一下道:“我与冒顿单于有言在先,他不可能失信于我。当然,他也绝不会毫无好处就答应出兵,我已承诺,一旦事成之后,割燕赵五郡之地作为他出兵的酬劳。”

“五郡之地,实在不多,比之整个天下,五郡又算得了什么?”韩信冷冷而道:“但问题在于,匈奴人未必守信,得寸进尺的事例也多得不胜枚举,如果他们出尔反尔,请问大王将如何应付?”

英布顿时哑口,他的确没有考虑匈奴人一旦得胜,会不会撤出中原的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能够从冒顿单于手中借得二十万铁骑,他认为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就,又哪里去想过更深层次的东西?

这倒不是英布缺乏见识,生性愚笨,实在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他一时迷了心窍。此时冷静下来,他觉得韩信的推断出现的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很大,的确是值得自己深思的问题。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已经迟了,他们正在赶往垓下的路上,最多不过七日,他们就会出现在垓下附近待命。”英布的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信显得十分深沉地狠声道:“其实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有的事情看上去是大祸临头,只要你操纵得当,未必就不能将它转化成为一件好事。”

英布被韩信的话吓得一惊一咋,渐渐地已没有了自己的主张,目光紧盯在韩信脸上,问道:“依侯爷高见,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负我!”韩信的脸上似乎多出了一股狰狞,在烛光飘摇下显出几分鬼魅之气,令英布冷不丁打了一个寒噤。

“侯爷的意思是……”

“只要我们把握时机,充分利用战场的纵深,就能够让这二十万匈奴铁骑为我所用,先行与大汉军死拼,然后,我们在适时加入战团,就可一举坐收渔翁之利!”韩信冷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