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第十章 天龙一剑侠士颜(第5/7页)

顿时万毒童子、七灵飞虹与阮伟鏖战一起。

陶楚不便加入助战,与王氏兄弟分站四周观战。

只见阮伟在铁葫芦及夺魂索交挥下,东闪西跃,偶尔刺出一剑,虽然凌厉精绝,却是不成一套剑法。

要知阮伟只会一套天龙十三剑,他此时剑法不展,仅以萧三爷所授轻功,在两大高手合攻下,闪躲自如。

数十招后,阮伟不露败象,把陶楚及王氏兄弟看得目瞪口张。

这时,孙敏已偕同凌琳来到院中观战,只要阮伟一失手,便赶紧救助,再也不能让吕南人的唯一爱子伤在自己的仇人手下。

百招一过,七灵飞虹印宝林索法一变,他本来舞索时响出的铃声,嘈杂无章,虽乱人耳目,尚不至影响到别人的心魄。

此时索法一变,铃声如奏,叮叮当当如同一曲乐章,乐声靡靡,他每出一招,都配合着一阵乐曲,恍如乐声在指挥着他的招法。

王氏兄弟暗忖:“风闻七灵飞虹有一套‘七铃飞索’败人无数,看来就是这路索法了。”

那边万毒童子手中葫芦变转方向,以葫芦口对准阮伟。

王氏兄弟突然齐口道:“小心毒器!”

阮伟一听到王氏兄弟的招呼,就注意到万毒童子的葫芦口,心中大骇,暗道:“他若于搏斗中施放毒器,真令人防不胜防。”

数招后,阮伟便处于劣境,他因要分心注意万毒童子的毒器,又要运功,抵御印宝林舞出的迷人乐声,身手大见迟缓。

印宝林夺魂索舞得急,乐声大作下,业已整个封住阮伟的退路。

万毒童子纵然不施毒器,凌厉惊人的葫芦,时如铁盾时如巨斧,威势更胜过印宝林的飞索。

他两人这一施展出各自的绝学,阮伟就是想使出天龙十三剑解危,也无法施展得出,当下他以宝剑专削对方的武器,只要削断他们的武器,缓冲一下攻势,便可展出天龙十三剑。

哪知唐更与印宝林十分奸刁,已知阮伟手中是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只要阮伟一剑削来,立即躲过,并随即凌厉攻去,封住阮伟的手腕,使他无法再灵活运用手中宝剑。

眼看阮伟就快要不支,孙敏与凌琳就欲下场相助!但见唐更的铁葫芦“咔嚓”一响,黑洞洞的葫芦口飞出五支连环小毒箭,在这近身搏斗中,又由机括射出的毒箭,在场观战的人,都不禁悚然一惊,以为阮伟难逃此劫。哪知阮伟身形有如魅影,掠出唐更与印宝林的合围,五只小毒箭尽皆被他躲过。

一时场中各人,都惊讶失声,任谁也看不出刚才阮伟掠出的身法,是何路数。

只有屋内的剑先生,临窗观看,心知是失传已久的轻功至上心法“百变鬼影”。

阮伟一离开敌手的攻击范围,即就左手持剑垂地,运起瑜伽神功,准备施展天龙十三剑。

唐更也想不到,阮伟能逃过自己的“毒肠箭”,印宝林更不相信能有人逃出自己的“七铃飞索”,但事实被阮伟神奇地跃走,令得他俩目瞪口张,奇异不已。

印宝林不信邪,飞舞夺魂索,施出最最厉害的索法,唐更同时双手捧着铁葫芦,准备见机施放毒器,一齐攻向阮伟。

阮伟静如泰山,神色不动,直到他俩来到身前,脸露笑容,左手一剑向天指去,这正是天龙十三剑起剑式“笑佛指天”。

印宝林见状大喜,暗道:“敢情这小子不会用剑,向天刺去,刺个鬼!”

唐更也与印宝林同一意念,向阮伟露出的中盘攻去。

哪知阮伟这手起剑式,正是诱人之招,招式才出,一运神功,顿时如天龙飞起。

唐更与印宝林注意到阮伟的中盘,不想陡失敌踪,觉到头顶上划来阵阵如浪的剑风。

两人大惊,急忙施出救命绝招,逃出天龙十三剑第二招“飞龙在天”。

当他两人防到上面,阮伟刹时像飞龙落地,剑光如电,已向两人腰际刺到。

唐更与印宝林再也想不到,世上有如此变招怪异的剑法,急忙各出绝招,狼狈地躲过天龙十三剑第三招“现龙在田”。

倏地,阮伟一声龙吟长啸,剑光圈身一转,人随剑起,但见四周剑光闪闪,已不见他的人影。

天龙十三剑第四招“金童拜佛”一经使出,唐更与印宝林两声惨呼,右手齐腕削断,兵器跌落尘埃。

但“金童拜佛”余劲犹如骇浪向四周各方削去。

观战各人大惊失色,幸好兵刃在手,齐都尽力抵挡,只有王氏兄弟捧剑躲开安然无差,孙敏与凌琳的长剑已被剑光削断。

陶楚武功最弱,银枪不但削断,且伤了手腕,还是阮伟尽力收劲,否则在场诸人更是抵御不住。

阮伟第四招“金童拜佛”使完后,势道竟不能收,第五招“龙战于野”跟着使出半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