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风云际会(第5/8页)

这玄衫少年微微一笑,又道:“小弟初入江湖,对武林侠踪,虽然生疏得很,但云大侠手中的这柄比寻常剑短了六寸,却比寻常剑锋利百倍的龙纹软剑,小弟却早就从先父和家师口中听到过,是以小弟一见此剑,便猜出阁下定必就是仁义剑客了。”

云中程心中暗忖:“原来他是认得这口剑。”

目光上上下下在这位玄衫少年身上一转,只见他潇洒挺立,有如临风玉树,言笑谦谦,却带着三分儒雅之气,不禁大起好感,又自忖道:“这少年的武功,虽然还不知深浅,可就从他方才从火中安步而走的神态看来,这少年显然怀有一身绝技,却偏偏又没有半点狂态。唉,近年江湖中,后起高手,固是极多,可是这少年气度之高,却不是任何人能及的。”

这念头在他心中一转,目光抬处,只见这位玄衫少年仍含笑望着自己,忙也笑道:“小可正是云中程,不知兄台高姓,令师是哪一位?”

左手微抬,右手的食、中二指,夹着剑尖一弯,将掌中剑围在腰里。

那少年突然长叹一声,缓缓道:“云大哥,你难道不记得,十余年前,那缠在你身边求你传授两招云门剑法的长卿了吗?”

云中程心头噗地一跳,退了两步,突又一掠而前,紧紧握住这少年的双手,连声道:“原来你就是长卿弟!十年不见,可想死哥哥我了。长卿弟,你怎么也来到这里了?这十年来,你都到哪里去了?老伯他可好吗?唉——岁月如梭,长卿弟,你已出落得一表人才,又有一身绝技,可是——哥哥我却已老了。”

他语声急切,显见得心中极为兴奋,因为他此刻已知道站在他面前,这气度谦谦的玄衫少年,就是自己父亲生平最最钦佩的人物——中原大侠卓浩然的爱子卓长卿。

他大喜之下,心情无比激动,目光喜悦地凝注在卓长卿脸上,哪知却看到他面上此刻竟流露出一种极为悲哀怆痛的神色来,而被自己握在手中的一双手,此刻却在微微颤抖着。

一阵不祥的感觉,使得云中程的心又猛烈地跳动了一下,急切地又问道:“长卿弟,你怎么了,难道……难道老伯……”

卓长卿一双俊目之中,泪珠盈盈,微微点了点头,晶莹的泪珠,终于沾着他俊逸的面颊,滑落下来。

云中程大喝一声:“真的?”

卓长卿任凭冰清的泪珠,在自己面颊上滑动着。十年前黄山始信峰下,那一段惨绝人寰的往事,又复像怒潮一样地在他心里澎湃了起来,于是,他的眼泪流得更快了。

这十年来,无比艰苦的锻炼,使得他由“常人”而变为“非常人”。他自信自己的情感,已经足够坚强得能够忍受任何打击,但此刻,他面对着故人,心怀着往事,一种深邃而强烈的仇恨和哀痛,便使得他自己已无法控制自己了。

他无声地流着泪,断续地说道:“大哥,我爹爹和……我妈妈,在十年以前,就……在黄山……始信峰下,遭……遭了别人……的毒手了。”

这虽是寥寥数十个字,可是他却像是花尽了气力,才将它说出来。

而听了这数十字的云中程呢,他更像是被一个巨大的霹雳,当头轰了一下,使得他的神智,在这一瞬间,竟全都凝结住了。

他仍然不相信这是事实,但残酷的是,他却无法不相信。

两人无言相对,良久良久,卓长卿只觉得一种无比温暖的感情,从站在自己对面这磊落的男子握在自己手上的一双铁掌中传了过来,而这种情感,是世间所有的言语都无法表达的。

终于,卓长卿忍住了眼泪,轻轻说道:“大哥,你带我去见见老伯吧。”

云中程缓缓转回身,往来路行去。在这一刻间,他竟似已将方才所发生的一切事,都忘去了,因为他的整个情感,都已为悲哀和惊痛充满,再也没有空隙来容纳别的了。满天的火光,将他们并肩而去的身影,拖得老长——

两人默默前行,各自都觉得对方被自己握着的手是冰凉的,冰凉得就像是寒冰一样。

云中程突然停下脚步,道:“长卿弟,等一会。你见了爹爹,千万不要将老伯的噩耗对他老人家说出来。他老人家……年龄大了,恐怕……恐怕受不了……”

卓长卿了解地一点头。他昔年年纪虽幼,却也知道多臂神剑对自己父亲的情感,这种情感虽是大部分武林人士对自己的父亲都抱有的,但都远远不及多臂神剑来得强烈而深厚。

从那天在黄山始信峰下,一直到现在,他对他爹爹的死,除了无比的悲痛之外,还有着一分隐含在悲痛里的骄傲。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值得自己骄傲的,而他也无时无刻不在告诉自己,任何一个父亲传给儿女的东西,都远远不及自己的爹爹留给自己的珍贵,因为,他已从父亲手中获得了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