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判官小鬼(第6/11页)

“望判官大侠饶命?

“晤,你们说,这次劫镖的用意是什么?”

“是郝爷吩咐下来,说这样先坏了劫狱侠土们的声誉,引起江湖中人不满,在查到他们的下落后,然后打着为民除害之名,调动大批军马围剿。”

索命小鬼说:“好一个歹毒的阴谋!”

判官问:“还有呢?”

蒙面人看看镖车,说:“同时我们也想抢劫这一支镖车,充当费用,因为上面发下的差饷有限,不够弟兄们花。”

“再没别的原因了?”

“没有了。我们说的都是实情,望大侠开恩。”

“好!我放过你们这一次,要是你们今后再残害平民百姓,别怪我们无情。”

追魂小鬼说:“还有,这姓郝的现在哪里?”

“郝爷行踪无常,我们实在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看来郝一天又是第二个幽冥杀手,学到了汪八的神秘行动,不让下属知道。判官说:“你们要是见了姓郝的,告诉他,他现在收手改过还来得及,不然,汪八就是他的榜样!”

“是,是!”

“你们还不快走?”

这四个蒙面人如逢大赦,慌忙转身而逃。钱岚率镖局的人前来拜谢。判官说:“你们快押镖上路吧,赶到苏州交镖,便没事了。”

钱岚本想问三位侠士尊姓大名,他乡何处,日后他好登门拜谢,但一想到他们一个个都戴了面具,显然是不想任何人知道,问他们会引起他们的疑心更不好。就是问,他们也不会回答,因为江湖上的一些奇人异土,极不想任何人知道他们的真面目,何况他们还与权势倾天的西厂人为敌,更不会说了。他便说:“多谢侠士指点,钱某遵命,他日再与侠士相见,报答相救大恩。”

钱岚刚说完,三位救命恩人早已闪身飘然而去了。他也只好整理一下镖车,将一个趟子手的尸体放到车上,把两个重伤的人安置在镖车上,便押镖往苏州而行。钱岚押送这一趟镖实在不容易,从福州穿过整个浙江省,途经多少的风险,都—一闯过了,想不到快要到达目的地苏州府时,却碰上这一伙蒙面人,突然出现劫镖,要不是判官和两个小鬼及时而来,不但功亏一篑,自己也成了异乡的野鬼孤魂。钱岚和所有镖局的人,都从心里感激这三位不知姓名、不见庐山真面目的侠士救命之恩。

钱凤在苏州交割了这一趟镖,吐了一口大气,肩头上的重担总算放下来了。自然,西厂的鹰爪化装成千里岗劫狱蒙面侠士在途中劫镖,也在苏州府一地传开了。钱岚等人在苏州休整了一两天,便打道转回福州。途中,他们不断听到江湖中人士纷纷传说那位神秘出现的生死判官和两个小鬼,不时在太湖四周各州府县城出现,他们不但惩戒了各地的一些土豪劣绅,也杀掉了太湖上的汪洋大盗,但更多的是杀东、西两厂的鹰犬们。一些民愤极大的坏蛋,都一个个的失了踪,弄得东、西两厂的人个个人心惶惶,害怕神秘的判官和两个小鬼突然在他们的面前出现;摘去了他们脑袋。而平民百姓,莫不拍手称快。生死判官和追魂、索命两个小鬼,成了人们心目中祟拜的偶像。有的人真以为是判官、小鬼来到阳间,因而各州府县城城院庙中的判官小鬼,香火特别的旺,每天来朝拜的人不少。只有一些武林中人和有见识的人,才不会相信什么判官和小鬼,认为这是侠义道上的高人所为。有的人更以为这是水月宫人的行为,只有水月宫的人,才公然敢这么大胆向东、西两厂挑战。一些成名的英雄人物,虽然他们并不畏惧东、西两厂的人,但也有一些忌避。

神秘的生死判官和两个小鬼的事,也传到了江南武林世家公孙家的耳中,公孙不凡十分的惊,他同其他的武林中人的看法和想法不同。他认为这不大像是水月宫人的所为。水月宫人在江湖上出现,一般来说是不戴面具、装神扮鬼的。而且水月宫的人,绝大多数是清除武林中的败类和民道上血债累累的魔头,对官府和东、西两厂的人,只要不去招惹了他们;他们一般不会找官府的人过不去。而神秘的判官和两个小鬼,似乎是专找东、西两厂的人过不去。好像不将东、西两厂闹得天翻地覆不罢休。所以,公孙不凡疑心这是大闹千里岗的一伙蒙面人所为,只有他们,才对东、西两厂的人那么深仇大恨。

公孙不凡正在书房中与管家公孙通谈起最近江湖上出现的事件时,看守充山小院的明叔,面带喜悦、兴奋而又颇为神秘之色来见公孙不凡。公孙不凡对这位忠心耿耿的老人家是十分尊重,连忙招呼他坐下,叫身边的小厮倒茶。总管家公孙通更是让坐,说:“明哥,你来这边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