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侠女除奸(第3/11页)

一些真正的武林高手,并不在市镇上露面,都云集离市镇三里远的马家在马大侠的家里。市镇上出现的都是一般的三教九流人士,或是名不见经传的武林小辈而已。

董子宁和赵子荣选了一处比较清净的酒楼吃饭,他们刚登上楼,就听到有人叫唤:“赵仁兄,你怎么到这里了?”

赵子荣一看,叫唤自己的是在江湖上常走动的游侠刘常卿。刘常卿武功不算上乘,却善交朋友,为人豪爽,江湖上有名望的高手,他几乎都有些来往,他有个长处,就是见多识广,消息非常灵通,人称顺风耳刘常卿。当然,他的消息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是推敲猜测。有的是道听途说,真真假假,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不管怎样,江湖上的人士还是喜欢跟他来往,尤其是开镖局的镖师们,更少不了他,不管他的消息是真是假,对自己保镖的货物银两,总有好处,一来预防路上发生意外;二来托他疏通关节。

当时赵子荣也高兴地问:“刘贤弟,你也赶来了?”

“难得各处武林高手云集衡山,我怎能不来?”刘常卿看了看赵子荣身后的董子宁,间:“这位是——?”

“我的师弟,董子宁。”

“董子宁!?”刘常卿带着异样目光打量了董子宁一下:“原来是董贤弟,久仰,久仰。”

赵子荣见他目光异样,心下明白,他一定听到有关师弟的什么话了,笑问:“刘贤弟,你听到我师弟什么话了?”

“噢!江湖上的流言蜚语,何足以信?来。我们一块坐下,慢慢详谈。”

他们坐下,店小二添上酒杯筷子,询问他们要什么酒菜后,又忙着去招呼别的来客。这时,上来了一位年轻英俊的公子,生得粉面朱唇,眉清目秀,潇洒大方,就在距他们不远的雅座坐下,叫了酒菜,自斟自饮。他们看了,暗暗称奇,这是何处来的潇洒公子?赵子荣低声问:“刘贤弟,你广游天下,见过此人不?”

刘常卿摇摇头:“小弟从没见过此人。”

董子宁却心头一怔,暗想:此人好面熟,我在哪里见过他呢?

赵子荣说:“别管他了,刘贤弟,你听到有关我师弟什么话了?不妨说来听听。”

“既然仁兄要问,小弟就实说了。人们传说董贤弟叫碧云峰白魔王的女儿迷住了,不惜伤害了本门派的师兄弟。”

董子宁一听,作声不得。

赵子荣问:“贤弟听谁说的?”

“赵仁兄,这个不必去追问了,说出来也伤了你们玄武派的和气。”

赵子荣和董子宁一听,心里明白,除了冯老五和那瞎眼老八,再没其他人。

董子宁恨恨地说:“造这谣的人,简直无耻。”

刘常卿说:“董贤弟,何必动怒,是非曲直,自有公论。我也听人赞贤弟仗义而不避亲疏,是当今武林中少见的。”

董子宁这才缓和下来。

刘常卿问赵子荣:“赵仁兄,最近武林中新出现了一位女魔头,你听到没有?”

“女魔头!?”

“是呵!她干了几件惊人大事,仁兄没听人说?”

“什么惊人大事?”

“陕南钱家五虎,仁兄总知道把?”

赵子荣说:“知道,钱家五虎的奇门八刀,独步武林,连西北双侠也败在他们刀下。”

“可是他们在一夜之间,全叫这女魔头干掉了!”

赵子荣骇然:“真的!?”

董子宁也惊愕:“我听说钱家五虎也颇有侠义之名,刀法上乘,怎么一夜就叫这魔头干掉了?”

刘常卿一笑:“往往有侠义之名的,不一定是真正侠义之人。听说这女魔头武功极高,鞭法奇异,出手如电,钱家五虎在她十招之内,一个个重伤而死。”

“这女魔头是什么人?”

“这个倒没人知道,也不知道她从何处而来。前天,浙东大盗在她二招之下,也人头落地。”

董子宁说:“那她不是黑道上的人了,不能叫她为魔头。”

“叫人惊奇的是,她黑道上的人物也杀,白道上的人物也下手,中州大使杨宇庭,也叫她鞭掉了一只耳朵,几乎丧命。”

赵子荣说:“中州大侠是武林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呵!谁不敬仰?这女魔头到底是什么人?”

“她来如幻影,去似飞魂,面戴黑纱,从不露出真面目,身穿青衣,自称‘青衣女’,江湖上人称青衣女魔。”

“青衣女魔!?莫不是碧云峰的碧波女魔?她也是身穿青衣。”

“有人说是,也有人说不是,是不是我也弄不清楚,昨天夜里,马大侠家里又出现了一件大事。”

赵子荣和董子宁又是愕然,急问:“什么大事?”

“马大侠大厅正梁上,吊着一对金耳环。”

赵子荣一听,哑然失笑:“贤弟,这算什么大事,谁不知马大侠富甲湘南,良田千顷,家中金器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