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云点旌旗秋出塞 风传鼓角夜临关(第5/16页)

韦小宝十分得意,暗想多隆带了这群如狼似虎的御前侍卫和骁骑营军官去讨债,郑克塽这下子可有得头痛了。虽然碍于皇上吩咐在先,不能亲自去跟郑克塽为难,以报杀师大仇,但这么一搞,少说也得败了他一半家产。这件事郑克塽多半还是哑子吃黄莲,不敢声张,就算给人知道了,那也是御前侍卫和骁骑营军官追讨赌债的私事,别人只会说郑克塽是纨绔子弟,立身不谨,来到京师,仍然赌博胡闹,谁也不会怪到他韦小宝头上。

出得宫来,康亲王杰书、李霨、明珠、索额图、勒德洪、杜立德、冯溥、图海、王熙、黄机、吴正治、宋德宜等满汉大臣都候在宫门外,纷纷上前道喜,拥着他前去铜帽儿胡同。

来到巷前,只见一座宏伟的府第耸立当地,比之先前的伯爵府更大了许多。大门上一块朱漆的匾额,却空荡荡地并无一字。韦小宝识得的字,西瓜大的还没一担,但匾上有没有字终究还分得出来,不禁一怔。

康亲王笑道:“韦兄弟,皇上对你的恩泽,真是天高地厚。那一年你伯爵府失火焚毁,你又不在京里,皇上得知之后,便派做哥哥的给你另起一座府第。圣旨中没吩咐花多少钱,只说一应费用,内库具领。这是皇上赏你的,做哥哥的何必给皇上省银子?自然是从宽里花钱,兄弟,你瞧瞧,这可还合意吗?”说着捋须微笑。

韦小宝急忙道谢。从大门进去,果然是美轮美奂,跟康亲王府也差不了多少,众官啧啧称赞,尽皆艳羡。

康亲王道:“这座府第起好很久,一直等着兄弟你来住。只是不知皇上如何加恩,要封你甚么官爵,因此府上那一块匾额便空着不写。这‘鹿鼎公府’四个字,便请咱们的李大学士大笔一挥罢。”

李霨是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各大学士中资历最深,是为首辅,当下也不推辞,提笔恭楷写了“鹿鼎公府”四个大字。从吏捧了下去,命工匠铸成金字,镶在匾上。

当晚鹿鼎公府中大张筵席,款待前来贺喜的亲贵大臣。郑克塽、冯锡范等台湾降人也送了礼来,却没亲身道贺。

送走宾客后,韦小宝又开家宴,七位夫人把盏庆贺。韦小宝说起要带双儿随同北征,其余六位夫人一齐不依,说他太过偏心。韦小宝只得花言巧语,说是皇上降旨,知道双儿到过罗刹国,懂得罗刹言语,是以派她随军效力。六位夫人只得罢了。好在双儿为人温柔谦和,和六位夫人个个情谊甚好,大家也不妒嫉于她。只建宁公主自忖以皇上御妹的身分,金枝玉叶,居然还及不上一个出身微贱的小丫头,心中着实气恼。不过七位夫人平时若有纷争,其余六人一定联盟对付公主。建宁公主人孤势单,韦小宝又不对她回护,近年来气焰已大为收敛,轻易不敢启衅。

次日韦小宝命双儿取出郑克塽当年在通吃岛上血书的借据,请了多隆来,交给了他。多隆大喜,说道:“既有亲笔借据,咱们石头里也要榨出他油来。郑克塽这小子要是胆敢赖债不还,咱们御前侍卫和骁骑营军官不用在京里混了。”

此后数日之中,康熙接连宣召韦小宝进宫,给了他一张极大的地图,如何进军、如何接仗、如何围城、如何打援,一一详细指示,用朱笔在图上分别绘明。

韦小宝道:“这一仗是皇上亲自带兵打的,奴才甚么也不敢自作主张,总之是遵照皇上的吩咐办事就是。否则的话,就算打了胜仗,皇上也不喜欢。”

康熙微笑点头,韦小宝这一番话深合他心意。他小时学了武艺,无法施展,只有与韦小宝扭打为乐,其后不断派遣韦小宝出外办事,在内心深处,都是以他为自己替身之意。韦小宝年纪比自己小,武功智谋,学问见识,无一及得上自己,他能办得成功,自己自然更是游刃有余。想起明朝正德皇帝自封为威武大将军镇国公,亲自领兵出征,也只是不甘寂寞、要一显身手而已。康熙作事自不会如正德皇帝这般胡闹,却从派遣韦小宝办事之中,内心得到了满足。当年吴三桂造反,他是身经百战的猛将,非同小可,必须以大臣宿将对付,倘若让韦小宝领兵,必定败事。这一仗打了数年,康熙虽不亲赴前敌,但每一场战役都询问详明,其中利弊得失,无不了若指掌,于实战之中学会了兵法。此时和罗刹国开仗,事无巨细,均已筹划妥善,大军未出都门,便已料到此战必胜,比之当年对付吴三桂时的战战兢兢,那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韦小宝出征在即,不敢再去招惹天地会的兄弟,心想:“皇上不叫我去灭天地会,那是他向我投降,已给足了我面子。我如不识相,又去跟李力世、徐天川他们聚会,给皇上知道了,却来旧事重提,这是韦小宝搬了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做人既蠢笨无比,又太不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