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三三三一(第2/3页)

李纯给她舀了汤到跟前。

“康安伯很得用。皇上也看重他。沿海镇压海盗倭寇是重担,皇上对他委以重任足见一定的信任度。但皇上……若对他绝对放心,又怎会让他戍边二十年都不让他回来?”

那个人,全心信任过谁呢?

“这次宁波那事,我之所以被皇上留在海上,也有一部分目的在康安伯身上。除了监督他,也是分掉他的一部分军功。他虽还不至于功高盖主,却也是防止他手中权力会过于庞大。

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这样的家族都是有根基有实力的。而且康安伯既然在扶持他外孙,暗地里肯定也会做些筹谋。他若真要谋划一场暗杀,并不算难。也不会让人不信服。

皇上信不信,证据都摆在那儿,有那些不消停的皇子在后边煽风点火,皇上的态度并不重要,到头来,只会按着证据办事。”……

程紫玉哈了一声,从头到尾的阴谋啊!

她听着这些种种,她都快信了。

“若是周静宜和康安伯所为,他们定要下死手才最安全。他们做成劫杀更妥当。这么闹一场,岂不是引火烧身?他们会那么傻吗?周静宜蠢,可周家人也都是草包?还是胆大包天,不用请示康安伯本人就敢做这等危险事的草包?而且短时间内,周家人根本很难做到这一步。”

“你也不信吧?”

“不信。绝对不是他们。”

程紫玉哼笑:“那你说,那些黑衣人之所以不硬拼,反而只射了三轮冷箭便快速撤离……是看到鲜血,以为文兰已死呢?还是觉得援兵将至,为保不被抓?又或是,他们用不着杀了文兰。文兰死不死,对他们是一样的结果。甚至不死的话,或许更有益?”

“娘子说到点子上了。我也是一样的想法。”

“疑点太多了。周家若真做了这事,怎会等着官兵上门?周静宜怎会做那么明显,去让众人怀疑?那些人若知道自己箭为特制,怎么可能还会用……”

“不重要!只需‘时间不够,事从权宜,冒险一搏’这几个字就能解释所有了。”

程紫玉沉默了。

的确,正如李纯所言,这一切都是冲着朱常哲而来。

而她,一点都不希望朱常哲倒台!

这算是一石几鸟?文兰这个助力,到底是太叫人觊觎和忌惮了。自己得不到,那么不如毁掉,大伙儿都沾不到光。

到底有人忍不住,在圣旨下达前动手了。

文兰若运气不好丢了小命,此事被彻查,锅却是康安伯的。康安伯势必会被严惩,即便能推出替罪羊来,但圣上疑心已起,康安伯沿海兵权一定会被削弱甚至分解。

没有兵权的康安伯,就如没有利爪的老虎,毫无意义。对朱常哲,将再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

但说白了,朱常哲羽翼未丰,身后根本就少不了康安伯支持。否则他也不会忍气吞声,连对外祖父拒绝亲事的底气都没有。……

而另一方面,文兰出事,周静宜跑不掉。而唯一能对周静宜负责的,只有朱常哲。再加上康安伯的缘故,朱常哲的这一跤摔得不轻。必将被连累。再有不依不饶的朝鲜方,即便皇帝护内,却也不得不给朝鲜方一个交代。

朱常哲名声和实力大受损,这一个跟头栽下去再想爬起来就难了。其他皇子也不会允许,他完了……

而即便事态如此刻这般。文兰只是受伤而没死,那效果也不错……

文兰那个直性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尤其她这次伤亡不小,也算是损失惨重。她睚眦必报,战斗力不俗,追查越紧,蹦跶越厉害,康安伯便越难善了。闹凶了,她与朱常哲婚事必将作罢。即便不到那一步,朱常哲也只能在文兰和康安伯中二选一。

朱常哲在大坝的差事是可以名扬千古的,所以他还要回江南,那么注定他要依附的还只能是更为稳妥的血亲康安伯。文兰会被他放弃。

文兰会咽不下这口气,很有可能会去报复。此外,与朱常哲反目成仇的文兰将再次成为可争取联姻的对象,对其余几位皇子来说,都是好事……

所以,这是真正的一次缜密谋划啊!不管计划成不成,朱常哲都将是输家!而他此刻的所得,在皇帝心里的分量,也都将化为泡影。

可不是吗?如李纯分析,朱常哲有了康安伯后,再得了文兰助力,那岂不是整条东海岸线水师都与他扯上关系了?都是兵权啊!

哪怕他做不了皇帝,届时都将成为随时可能起兵夺权的可怕存在。

谁会甘心?谁能容忍?

这才有了此次谋划。

可以一举剪除朱常哲的两样靠山。

所以,不得不说,这场谋划很严密,而策划之人很可怕。那人把周静宜的心理,文兰的性子,官兵的全力以赴,皇帝的不得不,京中今晚的防卫和巡守都弄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