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似口棺材(第2/3页)

又比如:程家趁着此次机会,主动要求修葺并扩建从城南到城郊工坊的几条道路。

工坊靠山,周围山路不少,却没有几条宽敞大道。其实程紫玉早就有修路的想法,程家工坊在那,一个便利的运输条件是最最需要的。此外,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道路宽敞无阻,人身安全才更有保障。

只不过京城不比荆溪,修路行善也要经过府衙层层批准,这事也就拖下来了。这次机会倒是正好。

程家愿意拿银子,更表示连带着将城南往南的几条路一道修一修。李纯也表示愿意捐出一年俸禄。他们的倡议得到了从南城到南郊所有百姓的大量支持。皇帝趁机凑了个热闹,收了收惶惶的人心,不但点头并促成了这事,还表示朝廷会承担一半费用。

这事从交通到运输到安全,都是大利于民。南城内外居民喜大普奔。

程紫玉今生回来后一直不停慈善,她也深知民声的好处,很快,她还追加了城东的两条路的修缮,并帮着修葺了京郊各地的十几座桥,并在许诺的第二天便开始了付诸实行。

一时间,程家再次响彻了京城。

愿意行善的商户是不少,但愿意每年拿出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行善的商户却是万中挑一了。而且万众瞩目下,程家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只为沽名钓誉,而是真心为民的雷厉风行,更让程家成为了如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白花花的雪花银在短时间内便成了坚固耐用桥和路后,很多人都服气了。

“民间郡主”这个头衔再次开始响彻京城,程家先前在江南行善之事也一点点开始广为流传。不知不觉间,提到程紫玉时,对她配不上李纯的言论渐渐消失,反而都觉得她当得起“民间郡主”这个称号。

如此,在短时间内,程紫玉往返城郊再无安全之忧。这种时候,她就是一个人不带,就那么大摇大摆走路往来,也没人敢动她一下……

李纯那里任令下来的第二天,程紫玉的诰命也到了。

正三品淑人。

按理她以郡主身份出嫁,诰命早该到了。不过正如她先前的猜测,皇帝有意重用李纯,抬举她身份,所以这诰命就没第一时间到达。

先前李纯加封的明威将军是正四品,而此刻,京卫指挥使司却是正三品且绝对实权的官员,那么三品的诰命自然也来得理所应当了。

程紫玉拖着“病恹恹”的身子,一脸煞白虚弱从于公公手中接过了诰命文书和那沉甸甸的红色云霞孔雀纹礼服,心头踏实欢喜,比当日受封郡主要安定得多……

不过,只有极少几人才知,事实在程紫玉“被刺杀”的当晚,还发生了一件事。而这事的成功推动,更是“刺杀”事件带来的潜在好处。

当晚,整个京城的目光都被将军府和珏王府给吸引了,又哪有人知,德胜门的浣衣局,有人正靠墙吓得惊叫连连。

浣衣局是为宫廷服务的二十四衙门中唯一一个不在皇城内的机构,好不容易从内安乐堂被移交浣衣局的如意重重舒了一口气,至少还活着。

内安乐堂简直不是人待的,处处死气沉沉,周围不是将死之人便是刚死之人,不是呻吟声便是求死声,她差点以为自己要交代在那儿。

她熬过来了,只要再在浣衣局忍一忍,贵妃一定会很快便将自己救出去的。

凭着珏王本事,将自己弄出浣衣局自然不在话下。

黄昏时分,如意终于进了浣衣局。

由于如意是被太后“特别关照”过的,所以她得享了一人一间房的便利。浣衣局主管之一的颜公公将她带到了早就分配好的房中。颜公公交代了一些事项和警告后便离开了。

所谓的“房”,是只有一张床板一只盆和一只饭碗的小黑屋,不但连个透光透气的窗都没有,就连恭桶或蜡也都没。

可条件再苦,如意也只能忍了。内安乐堂挨了三十大板后她就发起了高烧,怕她死了没法向太后交代,那些人才给她用了药并吃了点东西。这会儿的她既饿又渴,只想吃喝之后倒头睡一觉。

她去领到了还没拳头大的一只带着馊气的馒头,可她刚要往嘴里塞,颜公公便又来训话了。

半刻钟后回到房,她迫不及待想去吞下馒头,却见床板上的馒头旁还多了一只正在四脚朝天苦苦挣扎的老鼠。

她亲眼看着那老鼠在短时间内硬挺挺死在了她床板上。老鼠须子上还沾染了星星点点的馒头渣……

显然,那馊馒头是有毒的,

颜公公听到她尖叫后进了屋:“哟,倒是不想,杂家和这鼠还救了你一命。你这仇家不少,刚一来就有人对你动手了。难怪太后娘娘说不让你死。这是有预见啊……”

“馒头有毒!请公公为我做主!请公公为我禀明事实,求太后娘娘救命、”如意哭抱住了颜公公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