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一个交代(第2/3页)

她反手就一个耳光抽了出去。

若不是不想落了个威逼恐吓的罪名,若不是不想叫这帮臣子以她被“当面揭穿,所以恼羞成怒”而借题发挥,若不是这里是御书房所以不适合见血闹人命,那么她一定毫不犹豫拔了簪子就直接割了这白眼狼的喉!

即便如此,屋中也同时响起了好几道“住手”声,全然都是对知书这一重要证人的保护姿态。

程紫玉没理他们,只狠狠盯住了知书。

“我不知道你做假供背叛我的缘故,也不知道是谁答应了你什么,但我可以明白告诉你,纵然你自以为板上钉钉,我不一定还能洗脱冤名,但我就是死,也会拉着你陪葬!只要我不点头,你就还是我的奴才!我倒要看看,你背叛我,究竟能不能得到你想要的!”

程紫玉磨着牙,眼看着知书决堤的眼泪渐停,并有慌张闪过。

竟然还知道怕?

程紫玉自认,自己即便真落于上辈子一样的绝境,哪怕杀不了朱常珏和朱常安,但想要亲手收拾了这个白眼狼还是不难的!

知书是真慌了,跪地就求,求着程紫玉,求着皇帝,也在求着在场所有人。求所有人相信她,庇护她,求那些人再给她的主子一次机会……她那模样楚楚可怜,弱势至极,分明就是左右为难,走投无路的模样。

“所以郡主,这个,确实是你的心腹丫头吧?”杨阁老发问。

“她是我的丫头,却绝对不是我的心腹。区区奴才,又不跟在我身边,满嘴所言都与主子不一条心,何来心腹之说?不是!”

“可程家上下都知,这个叫知书的,是一直跟在你身边的,而且是你程家紫羿轩的管事之一,确有此事吧?”

“是,但我……”

“是就行了。郡主若对知书姑娘不信任,又如何会让她成为自己产业的管事?好了,知书姑娘,请把你先前所言再说一遍。郡主也请稍安勿躁,且听听您的管事怎么说,您再行辩驳不迟。”

知书所言,无非就是确认了程紫玉与朱常哲等人的勾结。

说,主子在南巡时候便在李将军和哲王之间苦恼。后来虽选择了李将军,可依旧没能斩断与哲王的联系。

说,在哲王停留江南修坝之时,便与主子私会过几次。这话无疑是证实先前民间关于两人有勾搭的传言,此刻从程紫玉的贴身侍女口中道出,可信度自然不低。

尤其知书还拿出了一颗珠子——程紫玉都快忘了的珠子。就是那颗南巡时朱常哲示好赠送,却是从康安伯手上流出的珠子。

无疑,这颗珠子的出现,再次成为了她与朱常哲关系不俗,与康安伯有所牵连的证据。

程紫玉嗤笑,她北上之时,这些身外物大部分都锁在了库房,真是不想,这会儿还被人盗上了。可见,温柔姐这个紫羿轩的大管事,对这帮人来说非得倒下的必要性。

知书又交代,关于善堂善款之事她半点不知,因每次善款外捐,要么是主子亲力亲为,要么便是入画去两江衙门办的。程家和紫羿轩的其他人都是不知内由的。或许,将入画带来好好审审便能查明……

这个“不知”,攻击力比指证还厉害。越是不知,便更显程紫玉的偷摸鬼祟见不得人。而知书如此明指入画,却让程紫玉愈加憎恨。

显然入画的南下还是妨碍了幕后人的计划,他们巴不得入画也被强带入京吧?

可知书她的良心呢?入画与她的关系那是比亲姐妹还要亲的。两人一起长大睡一个屋子,那情谊非同一般。她不但要叛主,连好姐妹也要推人火坑吗?

程紫玉气得喉头发苦。

那边知书还在交代所谓的事实:

在完成了大周军中的两批指向物后,他们便拿到了新的图纸。匠人们自然发现了图纸上文字变了,但既然是康安伯指定,哲王要求的,他们心道其中大概有作战机密,自然不会多问。

知书又追加了一份证据:一份“程紫玉”写回荆溪的手信。

内容正是要求荆溪工坊按图纸开模制件,并将做完的指向物交付哲王要求的地点。信中还反复强调:万事保密。万不能泄露。

程紫玉看完呵呵笑。

这封信,仿冒的很好。

在她看来,几乎能以假乱真。不论笔锋顿挫,还是神韵习惯,都仿到了九成九。

她竟是不知,知书早就仿了她的一手字。

也对,知书知书,最开始的时候正是字写得好,才被自己相中带在身边的啊!那么好的天赋,每日对着自己的字,仿写还不是手到擒来?

……

就这样,知书以程府管事的身份,出来将从程家上下到程紫玉朱常哲康安伯都狠推了一把。

御书房又热闹了起来。

人证物证,自然是要彻查加追究的。再有利益和站位的关系,就是太子党也巴不得此刻一脚便将朱常哲和康安伯踩下尘泥永无翻身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