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八图合一(第5/13页)

谷缜笑道:“我这人贪心,不止今生,若有来世,我还要跟你做兄弟。”陆渐心头一热,大声说:“当然,来生也做兄弟。”两人对视一眼,放声大笑。

笑了一阵,陆渐想起一事,取出笔记里撕下的纸页,默默递给谷缜。谷缜扫了一眼问道:“哪里来的?”陆渐说明出处。谷缜沉吟道:“你又怎么看?”陆渐说:“我怀疑狄希和白湘瑶串通一气。”

“不必怀疑,本来就是!”谷缜淡淡一笑,“狄希会使鸟铳,南京城楼上的蒙面人是他,农舍里下战书的人也是他。他当时没有杀我,想必十分后悔。”

陆渐怒道:“这人可恨,他在哪里?”谷缜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他顿了顿,摆手说,“先不说这个!陆渐,沈瘸子给了你一根白玉簪吧?”

陆渐道:“是啊!”谷缜说:“给我瞧瞧。”陆渐递上玉簪,谷缜对天照了照,反身鼓捣一阵,才又还给陆渐。陆渐奇道:“你干吗?”

“瞧瞧罢了!”谷缜笑了笑,也不多说。陆渐知他如此做派,必有后招,一时也懒得多问,收好簪子问道:“萍儿姑娘怎么样了?”谷缜道:“她在宅子里,我雇了一个嬷嬷照看她。”陆渐看他一眼,低声说:“你呢?还要出海吗?”

“眼下有一件棘手事!”谷缜皱了皱眉,慢慢说道,“我也不知该不该说!”

“什么事?”陆渐难得见他如此凝重,心中大为惊讶。

只听谷缜说道:“陆渐,江南的饥荒你也见到了吧?”陆渐一拍后脑,叫道:“该死,这几天变故太多,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谷缜,我正想与你商量,你千万想个法子,解救千万饥民!”

“何用你说?”谷缜愁眉不展,“前些日子,我也曾想法从外地调粮,不料遇上了两个难题。”陆渐道:“什么难题?”谷缜叹道:“第一是买不到米;第二是买到了米,也运不进来。”

陆渐吃惊道:“怎么会买不到米,难道其他地方也受了灾?”

“不是。”谷缜摇头道,“去年风调雨顺,河北、山东、湖广、四川,都是丰收。调粮救灾本也不难,但不知怎的,暗地里出现了一股庞大的财力,从去年秋天起,暗中收购各地余粮,不但价钱颇高,而且只进不出。当时我在九幽绝狱,全不知情,出来之后,查看各地账目,虽觉有些古怪,也只当是奸商囤积货物,并未十分留意。直到如今买粮救灾,才发觉各省余粮,竟已所剩无几。”

陆渐想了想,说道:“农户家里大都自留谷米,我们不妨提高价码,高价买入。”谷缜道:“我起初也这么想,仔细一想,又发觉大大的不妥。倘若我高价买粮,正好中了对方的奸计。那时不但东南危急,闹得不好,便要天下大乱。”

他见陆渐神色迷惑,便道:“你认为那些人为什么收购粮食?”陆渐不假思索,张口就答:“囤积居奇,提高粮价!”

“不对。”谷缜摆了摆手,“他们的目的,是要祸乱朱氏天下,覆灭大明江山。”

他见陆渐神色惊疑,转身取出一幅地图,“你看,湖广熟,天下足,东南各省,亦是天下粮仓,自古便有太仓美誉。而今苏、浙、闽、赣、两粤、安徽,遭受倭寇盗贼肆虐,连年不收,天下粮仓荡然无存。如此一来,只好从湖广调粮,但湖广的余粮已被收尽,对方还不知足,仍以高价收购农户自留的粮食。我要收粮,就要跟对方竞价,看谁出价更高。我刚脱牢狱之灾,眼下所能支使的,唯有扬州盐商、徽州茶商、桐城的绸缎商以及走私海货的商人。先不说这些人未必都肯出力,即便出力,对方只需不断抬高价码,任我手上有多少银钱,也会转眼耗尽。”

陆渐听得心乱如麻,焦急道:“那也没法子。老百姓的命总比银子要紧。”

“我肯倾尽财力,那也未必济事。”谷缜苦笑一下,“对方买通江西盗贼,联合倭寇余党,固守水陆要津,买到湖广的粮食,也无法运入东南。然而对方与我这一番竞价,势必令湖广粮价高涨,农户一见有利可图,必定争相卖粮,卖到后来,却忘了银子虽好,终归是不能吃的。一待粮食卖光,饥荒自会悄然而至。这个道理不止于湖广,徽州、山东、四川以及其他各省,均可由此类推。说来说去,对方就是要借东南诸省这场大饥荒做引子,将天下的粮食搜刮一空,闹得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没有饭吃。”

陆渐只觉两难,皱眉说道:“这么说,不买粮,苦了东南的百姓,买了粮,却要苦了天下的百姓。谁?是谁想出这样的法子?”

谷缜冷冷一笑:“这法子以虚引实,以无转有,我想来想去,天下间只有一个人想得出、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