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5/11页)

但秦三错是著名的“阴阳谷”的高手,虽属武林人物,但却又与一般混迹江湖的武林人不同,根本无须关心这等未节小事。

所以秦三错奇高的眼力,真使徐少龙暗暗吃惊,当下已明白这是秦三错天生过人之处,而从这一点再理一步推测,但可知他是个才智过人之士。

于是,徐少龙对这个人,登时列为提高警惕,拿他作最难斗的敌手看待。一只听秦三错又道:“这等繁盛的码头,可说是龙蛇聚集,不知多少江湖人在这儿讨生活。因此,有公门之人在此出现,也不算得是希奇之事。”

徐少龙一怔,道:“既然如此,秦兄又何须大惊小怪?”

秦三错道:“我几时大惊小怪了?虽然公门之人在这儿出现乃属常事,但你须得知道,这些公人,全都是高手,这便显示出事态的不寻常了。”

徐少龙道:“原来如此,但秦兄如何看得出这些公人,均是高手?”

秦三错道:“视人之术,须从隐敝之处窥测,你只须瞧瞧,这些公人混杂在人群中,全然使人不会感到有丝毫的不同,这便是他们高明的地方。”

徐少龙笑道:“可是秦兄仍然看了出来了。”

秦三错道:“我又不同了,其实看得出他们.并不算得是什么大学问。”

徐少龙道:“那么你敢是连人家想查什么人或事,也看出来了么?”

秦三错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但公门好手云集此地,其中必定有不少是别处调来的,因此,我们最少也知道这个案子,决计不是仅属于地方性的。”

徐少龙道:“秦兄之论,真是使人不得不服,我想,假如官家能够延纳得你这等人才,负责治安,必定能做到盗贼绝迹,夜不闭户的地步。”

秦三错仰天一晒,道:“哪一个官家能够用我?事实上在我们阴阳谷附近百里方圆之内,当真已做到夜不闭户的程度了。”

徐少龙道:“啊呀!那真是了不起。”

秦三错道:“这算得什么?”

徐少龙道:“虽然那百里方圆内的居民,都托庇在贵谷之下,得以安居乐业,这等功德,胜却千千万万空言抱负之人。”

他这种推崇敬佩之意,出自衷心,是以真诚感人之极。

秦三错也不禁被感动了,道:“在你心中,这件事如此有意义么?”

徐少龙道:“唉!我们读书人,如若没有机会出将入相,外御强敌,内抚黎民的话,便希望有一日能当个百里据,治理州县。而只要能使治内的百姓良民,安居乐业,便是平生之志得酬了。”

他吁一口气,又道:“但秦兄身在林野,却已能使四邻百姓,得沐仁恩,岂能不教小弟敬佩?”

秦三错心中十分受用,道:“假如你将来做了地方官,碰上有事,不妨找我商量。”

徐少龙忖道:“他善念一萌,从今以后,福报无穷。但他自己还不知道呢!”

当下说道:“小弟如有相恳之处,必定要秦兄,共襄义举。”

秦三错道:“听起来有趣得紧,也许有一天我会替官家出力,哈!哈哈!”

徐少龙道:“秦兄是风尘中的奇人异士,自然从来不会想到替官家出力,这等心情,小弟倒是理会得。”

秦三错忽然凝目望着他,眼光变幻不定,一时锐利似刀,一时又很温和,甚且含有相惜之意。

徐少龙真以为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妥,被他看出了破绽。

秦三错瞧了一阵,才道:“你一表人才,福泽深厚,相信不致于遭遇不幸。”

徐少龙一愣,道:“秦兄这话怎说?”

秦三错道:“没有什么,但我不瞒你说,你如是与我在一起,总免不了有些奇奇怪怪的危险。”

徐少龙笑道:“古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一点秦兄毋须过虑。”

他移动一下双足,又道:“秦兄打算在这个码头上,等候多久?”

秦三错道:“快啦!快啦!”

徐少龙实在想不通这两声“决啦”,究竟是什么意思?

当下只好不作声,静观其变。

过了一阵,忽见四艘巨舶,沿流而至,都驶到码头停泊。

这四艘巨舶,形式与长江下游常见的略略有别,船身似乎较为狭长,利于远航,但比较颠簸,乘坐起来,便不甚舒适了。

徐少龙凭着加入五旗帮后所学得的丰富水道知识,一眼望去,已知道这四艘巨舶,都装满了沉重的货物,是以吃水甚深。同时又晓得这些巨舶,一定是从四川那边一直驶到此处的。

他感到十分奇怪,迷惑地忖道:“四川虽然盛产药材,可是药材的重量,与一般货物无殊,就算装载过多,船身吃水的程度,亦不应如此之深。是以看来倒像是载运私盐,然而川盐如何能运销到此地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