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6/11页)

他们虽然只拼了四十余招,但这开头的一段,乃是最凶险激烈的阶段,任何的一方,只要在招数、内力、判断、速度等多方面有一丝暇疵,定必马上就遭遇尸横就地的命运。

过了这个阶段,于一帆猛可提聚功力,双笔攻得更为凶毒。

只见徐少龙一剑迎胸棚入,招式虽是奇奥神妙,但力道上显然未臻完美之境。

于一帆在这电光石火的一刹那间,下了一个大胆而又骄傲的决定,他身子一侧,让过胸口要害。可是左边衣袖以及臂膀的肌肉,已被锋快的剑刃所伤,就在他受伤之际,一支判官笔由下而上,翻击在敌剑剑身。

“锵”的一声,徐少龙手中长剑,脱手飞出。他的人亦同时被另一支判官笔迫得往左后方跃退。

于一帆如影随形般追到,徐少龙脚一沾地,刚刚稳住身形之时,于一帆亦同时停住了。

双笔一上一下,罩指着对方身上两处大穴。

他狞笑一声,道:

“徐少龙,你已犯了大忌,退到死角之内,这个错误,恐怕须得付出很大的代价……”

他臂上衣袖破裂之处,流出殷红的鲜血。但这个当代高手,瞧也不瞧自家的伤势一眼。

徐少龙道:“于前辈拼着金身受损,迫得在下无法不自投绝路,这岂算得是在下的错误?”

于一帆道:“假如你现在答应归降于我的话,我告诉你

“他没有马上说下去,确实足以令人心痒之极。

徐少龙淡淡道:“用不着于前辈多费唇舌了,在下知道答案是什么。”

干一帆道:“那么你不妨说来听听。”

徐少龙道:

“于前辈刚才不借金身受损,好不容易才把在下迫到死地。目下自然要杀死在下,以免留下了后患。”

“不错,不错,本人正是这个意思。”

于一帆冷冷的说,心中却暗暗惊异这个对手,何以到了这一刻,还没有任何垂死的挣扎行为出现?

所谓“垂死挣扎”,并不仅仅指说以武功突围,还包括了投降认输,或是提出条件赎回性命等举动在内。

于一帆的两支判官笔,指住对方的要穴,在形势上以及他各种条件上,徐少龙都没有突围的希望。也就是说他生机已绝,决不是略略负点伤就可以解决得这个危机的。

徐少龙镇定如常,当此之时,他给对方的印象是冷静得不近情理,如像他的性命,是捡来的一般廉价,故此他毫不顾借地抛弃。

于一帆迫前半步,徐少龙也退了半步,身体已碰到两面墙壁。

原来他所站之处,正好是屋角,他的身体嵌在两墙形成的角落中,故此左右都动不得。

这一点是地形的限制,使得徐少龙除了向前冲之外,别无他法可施。但于一帆手持一对判官笔,而徐少龙却赤手空拳,在他们这种同是一流高手而言,分别可就非常之大了。

徐少龙直到这时,脸色还未曾变,同时他的气势,依然保持一贯的坚强凌厉。

他能在如此凶险中,保持冷静和强大的气势,答案马上出现了,原来是一把锋炔无匹的捂铁刀。

这口招铁刀在墙上,恰好是徐少龙的手十分合式地握到刀柄的位置。可见得此刀的出现,其实是徐少龙精心设计的。

强烈的刀光倏然间出现,如惊雷掣电般的向于一帆攻去。

这一刀不但来得奇特,而且蓄势已久,是以格外凶厉。隐隐可以听到阵阵的风雷之声。

于一帆仓卒间运笔封格,一面后退,但刀光过处,呛的一声,竟然磕飞了他左手的判官笔。

这是于一帆出道以来,从未有过之事。但这刻他已来不及惊愕或激怒,随着电飞的刀光,拼命对挡和跃退。

徐少龙口中发出震耳的叱咤声,宝刀翻飞,气势之凶猛;比之早先大不相同。原来他一则用惯了长刀,这刻才是他使出全身功力之时。二则对方又相对的减旨了,益发衬托出他的强大绝伦的攻势。徐少龙使到第八刀,刀光在于一帆胸际扫过,于一帆惨哼一声,腾腾腾连退四五步之多。

这位塞外三奇之一的于一帆,黄衫上迅即出现一大块血渍。他微微弓着身子,定睛向徐少龙注视。

徐少龙凛然道:“于前辈敢是怪我心黑手毒?”

于一帆虽然没有出声承认,但那样子已不啻是默认了。

“本来在我辈武林之人来说,胜败生死原是没得怨的,于前辈既是怪我狠辣,可见得另有缘由。”

于一帆点点头,他功力深厚,是以虽然身负重伤,换了别人,早已倒毙,但他却还支持得住,他道:

“不错,这里面另有原因。”

徐少龙道:

“这原因晚辈也晓得,不外是由于我是五旗帮帮主的心腹,是以不该对你下这毒手,对也不对?”

于一帆道:“原来你早就知道我与钟抚仙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