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有苦难言(第4/6页)

现在他更加需要加急赶路,因为他必须尽量腾出时间,一来好赶及中秋月圆之夕,陪杨小璇到天琴峰去见她师父。

二来他能多腾出一点时间的话,便可趁机访求名琴,携回投赠佳人。

一路上披星戴月,餐风栉露,十日之后,已赶到峨嵋山下。

口口口

峨嵋山为我国名山之一,道家称为“虚灵洞天”。可以分为大峨中峨小峨三大主峰。那陶家庄就在最南边的小峨麓下。沃野百里,鸡呜犬吠之声此起彼落。此庄约有二百来户人家,一向甚是富庶,峨嵋派前辈高人神枪手陶光宇更是全庄首富,数十年前当他声名最盛之时,慕名谒晤的武林中人,络绎于途,因此陶光宇特地在庄北另盖房舍,规模甚大。

王坤走人陶家庄中,但觉一片和穆安乐景象,比起白水堡那种尽日阴霾箱压的光景,直有天壤之别。心中不禁肃然起敬,想道:

“到底是高人故里,风光大不相同,正邪之分,于此已可以想见……

他根本不必问路,便猜出庄北的高屋华厦,定是神枪手陶光宇宅第,当下穿庄而过,到了陶府大门,只见大门洞开,里面大院落中,静寂无人。

王坤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十分亲切,便走人大门,正在张望,忽然一颗石子袭向左颊,微一偏脸,便自避过,目光到处,只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一蹦一跳地走来,口中叫道:

“喂,你鬼鬼祟祟的想干什么?我们屋里的人可多着呢!”

这个女孩子的话,乃是警告王坤不得妄起坏心。王坤见她眉清目秀,脚下颇见功夫,猜想定是陶家千金小姐,便含笑道:

“那好极了,我正愁找不到人呢!请问你可是陶家小姐?”

他的话说得和气,人又英俊挺拔,小孩子对他生出好感,也笑着道:“不,我姓李,名瑛,是陶家的客人!你可知道晋南地方么?我和姐姐就是从晋南来的。”

王坤忙点头道:

“我知道,晋南李家刀这么出名,天下谁不知道,离这里可远得很呢!”

李瑛高兴地笑一声,道:

“我和姐姐都不怕路远,没有人敢欺负我们!屋里还有武当的陆大哥,云梦的赵大哥和鲁东施家姐姐……我们每年中秋,总有许多人聚在一起,每年各人轮流做东道主。”

王坤听得“咽”一声暗吞唾沫,心想这些正派年青的一辈,倒会开心,每年来一次赏月之聚,何等高雅!自己若不是为了金陵镖局,定然也是这聚会中的一份子。

李瑛忽然想起来了,问道:“你贵姓?可有什么事么?”

王坤道:“在下王坤,有要事想面谒陶家老前辈。”

李瑛道:“我告诉陶大哥去——”

走了几步,突然转身大声问道:

“我说王大哥你从哪里来的呢?”

王坤怔了一下,勉强道:“请说是从白水堡来的!”

李瑛欣然进去,晃眼间出来了一堆人,连李瑛共是三男三女。

王坤极快地逐个瞥视他们一眼,但觉男的都气宇轩昂,那两位姑娘芳龄都在十八九之间,长得甚是秀丽,其中一个面如满月,含着一团温柔,长得和李瑛甚似,心知必是李瑛的姐姐。

一个面皮白净的少年抢在前面,拱手道:

“在下陶澄,王师傅远道而来,敢问有何见教?”

王坤见人家这么客气,心中反而不安,道:

“不敢当得少侠赏言,在下此来,乃是奉敝堡主之命,有封书信要面交陶老前辈……”

陶澄道:“家父适好有事他去,因未留谕,故此不知何时返家,王师傅如不匆迫,请在小庄暂憩数日如何?”

王坤先含笑道谢,然后道:“在下有事在身,恐怕不能敬候老前辈大驾返庄,这封书信,交给少侠也是一样……”说着,把密函取出来,递给陶澄,然后又道:“在下这次虽然无法逗留,但日后必有相逢之时,敢请少侠把这几位名家高弟介绍与在下相识

陶澄此时一心一意以为好事得谐,故此对白水堡的人有特殊好感,便为他们介绍。那武当派弟子姓陆名云,云梦大侠石经世的弟子姓赵名远秋。两位姑娘一是鲁北施大娘的独生女儿施雪影.

长得柳眉凤目,姿容秀丽,但隐含刚煞之气。另一位是名闻天下的晋南李家刀李春岩的两个女儿之一,单名琼,面如满月,虽含嗔亦似微笑,真正是个温柔女儿。

王坤—一见过后,自知以这等身份,够不上资格和人家交友.便告辞而别。

口口口

大约走了三十里路,猛听后面蹄声大作,回头一瞥,只见路上沙尘滚滚,有六骑如飞驰来。

王坤勒马等候,果然来骑驰近后,已看出是在陶家见过的三男三女。

那六骑一到,便把他包围在核心,陶澄满面悲愤地大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