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黄粱(第2/8页)

“罪民冷剑生叩见皇上。”

“冷,剑,生,朕知道你。”龙佑帝惊疑地凝视,想起过去种种传闻,上下打量地上这人。冷剑生的头发依然乌黑,面容也不见衰老,面相确是有些刻薄寡恩。这却不碍事,须让他明白,天下值得效力的唯有天子一人。

再寡恩,也要对皇帝忠心耿耿,才能捧稳了金饭碗。

“你能从外殿一路杀到这里,不愧是当年先帝驾前的侍卫总管。”龙佑帝语带激赏,却又像在讽刺。他有心收伏冷剑生,故此欲扬先抑。

“皇上不战而能屈敌,罪民心服口服,愿为皇上效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冷剑生谦卑地说道。

龙佑帝大乐,面上依旧清冷,淡然说道:“你何德何能,要朕宽恕你?”

“臣洞悉金氏、左氏谋反所有来龙去脉,自请为先锋,缉捕众逆党归案。”

龙佑帝冷笑:“你果然是左勤派来杀朕的?好得很!”

冷剑生低头默认,心中却在微微嗤笑。若不是金氏弑君功败垂成,若不是燕军之乱未能动摇根本,左勤有极佳的机会取而代之。如今的局势却不同,郦伊杰即将坐镇京城,英麒麟稳定江南局势,顾亭运整顿吏治,天宫严守宫城,还有那不知何人指使的杀手之王,也站在皇帝一边。

他感到皇帝已然掌握了左氏谋反的证据,只不过尚在等待时机。

他要送一份大礼。如果他真的杀了皇帝,他就是左勤的开国功臣。他知道这希望渺茫,左勤迟迟未曾起事,因他的布局里少了关键的一条,无论是禁军还是地方军,他都没有掌控的能力。左虎出征陈亳,是新布局的开始,可惜来得太迟。

于是他的大礼,只能送给皇帝。以他对少年皇帝的观察,不出三月,势必将左氏连根拔起。皇帝是个急性子,一旦自觉胜券在握,便不会再苦候良机。左勤多年筹谋豢养的忠犬,大都在江湖上,成不了大器。这就是太过小心的下场,不敢于朝臣面前暴露丝毫的野心,也就无法去收买真正有用的棋子。

作为左勤的军师,他几番陈情无用,只能生生断了这念头。倘若当年左勤能听他一句话,策反禁军大将,策反平戎大营等将领,这天下早就是左勤的了。

龙佑帝凝视跪倒在地的冷剑生,这人能游走于金敬和左勤身边,不是简单人物。左右逢源未必是好事,他既不会闲置这个人,也不会重用,免得有日再反噬其主。

“念你有悔过之心,勇气可嘉,你就戴罪立功罢。”

“多谢皇上不杀之恩。”

“朕要你,杀了左勤。”龙佑帝目光炯炯。

“好。”冷剑生毫不犹豫地答道。

谢红剑见他叛变如此之快,微露鄙夷之意,但瞥到他深不可测的眼神,忽然为之警觉。前次红衣等四大杀手联袂弑帝,未曾得手,冷剑生剑法再高,也不会超过那四人。他选在这个时机出手,是为了什么?

谢红剑深深注视着他,若是他特意营造情势,为的只是投诚,这等暗怀机心之人放在皇帝身边,终不是长久之策。

与此同时,在城门口,左勤一家浩荡出城,守军不敢阻拦,反而恭送半里。等宫内圣旨降下,封闭九门的时候,守城军士叫苦不迭,只得急报左勤已出城的消息。

谢红剑闻言,自请领天宫诸女前往追赶。龙佑帝正与冷剑生倾谈多时,大致知道左勤在京城的势力部署,心下有了如何一举擒获左氏残余的计较。此时冷剑生听说左勤出城,急忙自请出宫擒拿。

“冷宗主武功虽好,但左氏门下养了一帮门客,双拳难敌四手,不如由我等帮他扫清障碍。”谢红剑说得冠冕堂皇,“毕竟左勤有谋反之意,兹事体大,我等须全力应对才好。”

“天宫主此言甚佳。”龙佑帝很是满意,嘱咐冷剑生,“不必留左勤性命,至于他两个儿子,留下一个问话便可。”他的嘴角露出残酷的笑意,“总要有一点牺牲。”

冷剑生恭谨应命。

他与天宫诸女领人骑马追去,过了许久,终在离城二十里官道上,看到左勤一家的身影。左勤看到追兵立即呼喊马车速行,待众人行近,他见是一队女子,知是天宫诸女,既喜且忧。

他最怕殿前司马军奉旨诛杀,人多马壮,无处可逃。皇帝既指使天宫前来,证明左氏谋逆仍是隐秘之事,他们西行逃匿之路就会方便许多。

不待追兵追到眼前,左勤手下家将纷纷擎起兵器,布阵防守以待,左勤不敢驾车独行,只能停车观望。他这些家将多半在江湖上颇有威名,一个个叫得出字号,若放在一门一派也是当家人物。此时一圈儿围上,几十人排开一线,威风八面。

谢红剑领了天宫另五位高手率先赶到,见状夷然不惧,反而花枝招展巧笑倩兮,只拿美目觑着众家将古怪的装束,讥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