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逆旅,我守一室(第5/10页)

百姓们又震怒又惶恐,交头接耳说他竟然敢劫持太子,说他这么能打,一刀就拍晕了胡老三,等他想拍死我们,岂不是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渐渐地,百姓的惶恐变成震怒,他们握紧了拳,鼓起勇气,一一围在太子和秀才身边,他们开口说,如果你想杀太子,就先杀了我们。

那一瞬间,似乎每一个人都是古仁人义士。

“先生,我这个问题,您有解吗?”太子静静地望着秀才,传音入密道:“百姓没有错,他们不懂忠于国家跟忠于天子的分别,他们也不懂什么是正道,什么是对错。连坐之法是错的,我改掉它,百姓就会把我奉如圣君。我拿他们当挡箭牌,我利用他们,把他们当作工具,可那又怎样呢?他们乐意如此,他们选择如此,他们只懂得谁给他们饭吃,就为谁去赴死。

“先生,您知正道,告诉我,这些百姓即将赴死,您如之奈何?”

太子平静地望着秀才,左手负于身后,右手握上剑柄,他虽然比秀才要矮,颈间还横着一柄天下无敌的刀,却仿佛高高在上,俯视天下苍生。

秀才一言不发,耳旁风声呼啸。

“这是第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朕于今夜问你。”

张二牛缓缓拔剑,仰首,剑锋缓缓抬起,夜色像被撕开,一柄破剑映亮泼墨苍穹,如日中天。

夜风扫荡,凝于剑前,星月光辉,止于身畔,一切都在张二牛拔剑之后,听从他的意志。

“朕受命于天,安抚四方百姓,你不思报效社稷,反而三番五次行刺杀之举。你可知……你挥刀所向的究竟是什么?你每一次挥刀,都会大损皇室威严,让天下动荡,民心不安,宵小之辈横行于途,你可担当得起这份罪孽?

“你读过的书,千百年来,是谁推行于世,你安居的土地,千百年来,是谁镇守四方,你说天子独断是错,可若非天子独断,谁又堵得住悠悠众口?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天子一姓肩扛举世之重,你又凭什么拿刀横在朕的颈间?

“正道?镇抚四方,乾坤朗朗,就是正道!千年君命在此,读书人安敢不跪?”

凝定的风骤如开闸洪水,狂潮涌动,啸叫千山。

张二牛提剑负手,喧嚣的百姓,门前的金吾卫,迎风拜倒,齐呼万岁。那天牢门前的石狮子隆隆作响,石屑纷飞间也缓缓跪倒在地。

星月哑然,无声拱卫,夜风凛冽,环绕君前,山呼万岁之后,长街又寂静下来,一切都已臣服在一人一剑之下。

唯有秀才不合时宜,刀横张二牛颈前,满头冷汗,偏偏不跪。

张二牛逼视着他,长剑一甩,那把正道刀锵然脱手,被磕飞丈外,插进墙内。

秀才勐然惊醒,抬头望着张二牛,张二牛神情自若,不怒自威。

秀才没有跪,却也没有再出手,他转过头不再看张二牛,凝视黑暗,茫然出神。

张二牛也没有出手,他说,朕的天下,还容得了一个自诩正道的书生,你走,朕不拦你。

“这把剑……是什么剑?”秀才沉默很久,忽然问道。

“君临,君临天下的君临。”张二牛淡淡回应,跨步走进天牢,望都不望秀才一眼。

有三声梆响遥遥传来,这一夜,正道弃刀离京,张二牛提一把君临剑,于天牢大门外登基称帝。

【登基的新皇】

一幕幕影像唰唰飞过去,我兴味盎然地看着这出大戏。

我看见君临剑出鞘,我看见正道刀黯然离城,我看见本朝新的皇帝踏进天牢,死囚丁无忧正在劝他的女儿不要急着离开,他已经投奔了新的皇帝,从今往后,他既能功成名就,又可朝夕陪伴在女儿身旁。

那个姑娘踉跄退步,她问自己的父亲,你故意留在这里等我救你,那流落京城的马贼和秀才,是不是有生死之危?爹,你究竟知不知道,我们杀了老皇帝,新皇不可能放过我们的。

父亲摇头说:“会放过你的,马贼和秀才我不清楚,但新皇一定会放过你的。新皇告诉我,他会纳你为妃,让你隐姓埋名,享荣华富贵,他以手中君临剑发誓,我信他。”

姑娘凄然笑道:“爹,在你心中,女儿数年守候,千里奔波,只为了一个妃嫔之位吗?”

丁无忧默然,良久之后,他听见门外有巨石滚动的声音,他知道那是石狮下跪,君临万方。

“相思,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留下来,你不嫁给新皇……你会死,你的朋友和我,都一样会死的。”丁无忧望着女儿,眼神复杂,那不是一个即将施展抱负的快意中年人,而是一个满目担忧的父亲。

丁相思有些茫然,不懂父亲是什么意思,少年刀斩得了长生,正道刀天下无敌,谁能杀得了他们呢?

“你父亲的意思是,朕君临天下,众人莫敢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