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三十三章 祸起东宫(第2/4页)

萧庭生已经换好了出行的衣袍,手里松松握着一封信函,站在窗前眉目低垂。

清亮的晨光下,岁月与风霜留刻在他面上的纹路显得格外清晰而又深刻。

萧平章的视线掠过父王掌中的白色信函,心头顿时一凛。

绢面素封,乌麻短穗,当为王爵丧报。

“今天一早送到的,”萧庭生依然看着窗外,眸中微现泪意,“南境穆王爷……上个月去世了。”

穆王府镇守南境路途遥遥,不常来京,萧平章只见过这位穆王爷寥寥数次,所知不深,只记得他每到金陵,必会入长林府祠堂进香,与父王把酒叙旧,时常一聊就是通宵,显见在过往的某段岁月中,他们的关系曾经非常亲近。

萧庭生的手指慢慢抚过丧报平滑的封面,转身从书架上拿下一个乌木盒,盒内已经收藏了数份不同制式的白封,这封丧报被轻轻地放在了最上层。

“除了琅琊山以外,在这个世上曾经真正认识过他、心里还记得他的人……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了……”用只有自己才能听清的声音喃喃说了这句话后,萧庭生深吸一口气,重新振作精神,转身大步向外走去。

半旧的衣袍拂过庭院的青石地面,行走间腰身微佝,霜鬓已染,但这位长林老王的步履,依然迈得十分坚稳。

自北燕使团和长林王父子相继离京后,转眼又是半月,到了夏至入伏的节气。萧平旌这一次没有跑回琅琊山而是自愿留在金陵,让他的兄长很是高兴。而萧平章一高兴的结果,就是留了许多功课交给小弟学习。

六月正是榴花如火之季,东院世子书斋外有三株红榴花开甚艳,这日林奚上门复诊之后,蒙浅雪便将她拖了过来,在树荫下乘凉赏花。

长林府一向不大用冰,为散暑气,书斋的门窗都是大敞,从庭院中亦可看到萧平旌正坐在书案后,认真地翻阅着一沓沓的文书。

林奚接过蒙浅雪递来的瓜羹,视线稍稍向窗户那边扫了一下,道:“倒是很少见二公子能这么静得下心来。”

蒙浅雪笑道:“他说自己虽然不是有心要给父兄添麻烦,但总难免会做错事情,若不好生体会一下他大哥平时是如何处事的,怕是以后也帮不上多大忙,所以正在那儿勤加研习呢。”

林奚轻轻拨弄着手中的银勺,不知为何心绪有些烦乱,好半天方低声道:“我一直以为二公子更喜欢江湖逍遥,素来无意朝堂……”

“他若无意,自然不会强求他,但他若有这个心,平章一定会很欢喜的。”说到这里,蒙浅雪的眸中浮起思念之色,“也不知父王与平章,此时已经走到了何处?”

萧平旌将头探到窗外,接话答道:“算行程应该将到袁州,接下来他们两个就得分道而行了。”

林奚不由吃了一惊,猛地站了起来,“你一直能听到我们说话?为什么不早说!你到底还懂不懂得起码的礼数啊?”

萧平旌状甚无辜地眨了眨眼睛,“是我先坐在这里,你们才过来的好不好?再说,你又不是在向大嫂倾诉对我的仰慕,有什么我不能听的?”

林奚原本还只是微嗔,这句话一说,她整张脸腾的一下便红了,偏又反驳不上来,只能转身就向外走。蒙浅雪赶紧上手拉住,竖起眉毛瞪向萧平旌,“你胡说什么?想讨打吗?”

萧平旌对林奚的反应显然也很意外,一按窗台便跳了出来,“真生气了?我就、就随口开句玩笑,你以前也没有在意过啊?”

林奚脸上的红晕褪去之后,双颊看上去反而有些微显苍白,推开了蒙浅雪的手,一句话不说坚持离开了书斋院落。

面对大嫂的怒视,萧平旌赶紧解释道:“真的,我常开玩笑的,她以前从来没有计较过,不骗你!”

蒙浅雪柳眉倒竖,“人家以前大度,你就能蹬鼻子上脸了?还站着!追上去赔罪啊!”

满头雾水的萧平旌不及细想,赶紧加快脚步追了出去,好容易赶在二门边拦在了林奚的前方,连声道歉:“都是我不好,我胡说八道,这毛病以后一定改,你千万别生气,别生气了好不好?”

林奚停下脚步,抬起头怔怔地看了他片刻,唇色依然浅淡,眼底深处挥之不去的与其说是羞恼,倒不如说是茫然与无措。

萧平旌心头一沉,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她的手,关切地问道:“你到底怎么了?”

指节轻柔地交缠,紧贴在一起的掌心一只温热,一只轻颤。

林奚稳住心神,首先抽回了自己的手。

无论多么的喜欢,无论相处时有多么的快乐,她想要行医济世的志向都没有变过,如果长林二公子的未来属于帝都朝堂,那他们便不可能是彼此最合适的那个人。

“没什么,我只是突然想起医坊还有许多事情,你也很忙,咱们最近就不要再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