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四章 一世长辞(第3/4页)

萧平旌这句回京前的准备,听上去语调平淡简单,让人以为最多就是安排一下甘州营的留守事宜。但实际上,这位新任的怀化将军整整花了半个月的时间,马不停蹄地巡查完甘南,又去了宁州和飞山,跟个陀螺一样和各营主将轮番会面,等最终再次回到甘州城后,整个人看上去又干瘦了一圈,让在军衙外迎接他的魏老将军好生埋怨了一番。

“虽说二公子年轻体健,但终究也不是铁打的人,忙到现在才回营,只能歇上一晚就要启程进京,路上更是没法子调补,这个模样让老王爷见着,那得多心疼难过啊。”

萧平旌由着他唠叨,并不反驳,直到走进了二门内,方才停了下来,微笑道:“老将军的好意我知道,可往返京城一趟至少三个月,若不安排妥当怎么放心?”

一同出来迎候的萧元启不解地问道:“北境全线近来不是一直都很安静吗?我是真的不明白你能有什么不放心的?”

“安静得已经不太正常了。”萧平旌眸光稍稍凝住,“有些微小迹象很容易被忽视,现在不仅是其他各营需要小心,咱们甘州营应该睁大眼睛的地方也不少呢。”

“我反正看不出来什么,”萧元启转头看了看身边的魏广和东青,笑了笑,“不过只要将军吩咐下来,这‘绝无疏漏’四个字,我们几个留守的人倒还能够做到。”

萧平旌不禁有些意外,“怎么,你也想留守?不跟我一起回金陵吗?”

“京城对你而言有老父在堂,对我来说还有什么呢?不过是一座旧居而已。”萧元启的笑容微显酸楚,“偶尔夜里倒是会梦见它,已经荒败得不成样子……”

“你虽不在,府中还有管家打理,怎么也不至于到了荒败的地步。你做这样的梦,终究还是心里牵挂。”

“我府里那个管家没什么大的毛病,就是太过惫懒。不瞒你说,我确实有些不放心。”萧元启伤感地又笑了一下,“可是千里迢迢赶回去看个院子也不至于,大不了派人跟着你走上一趟,带着我的书信敲打敲打管家,多少也能有些效用吧。”

萧平旌皱了皱眉,“你来甘州一年多了,就没有给京里捎过信吗?”

“纵有尺素,投寄无人……京中也没有人等着我报平安,除了给大伯父的请安书信以外,还能有什么好写的?”

这位莱阳小侯爷生来娇养,来到北境后竟然真的能吃下军中这份苦,和同袍诸将也都相处得不错,萧平旌早已对他刮目相看,此时见他情绪有些低沉,便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经过这一年,你已经不需要再向自己或者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了。无论这次跟不跟我回去,我都希望你能好生考虑考虑,将来到底想要走哪一条路,你总得有个决断才是。”

萧元启低头浅笑,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默然跟随众人走上议事厅后,他努力强迫自己聆听主将临行前的安排,可是听着听着,胸口烦乱的感觉压之不下,渐渐还是有些走神。金陵旧府,塞外边城,究竟哪里才是将来真正的归处,他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思考,问题只在于思虑至今整整一年,他依然觉得心绪茫茫,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想法。

从军以来这些日子,萧元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名下更是积攒有军功,收获不可谓不丰,但是能在军中博取到的前程,即便再通畅顺利也终究有限,距离他想要踏上朝堂中枢的目标,此处仅仅只能算是起步而已。

可是此刻回到金陵又能怎么样呢?他受父母所累,别无依凭,先帝对于宗室子弟已算是极为宽容温厚,也不过是让他做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边缘人。如今面对几乎陌生的新君,面对已然大改的帝都朝局,他又是否能够找到别的机会可以出头?

“……再过十天,咱们派往大渝的谍探又该送消息回来了,上次是元启陪我一起去碰的头,路途和人面都已熟悉,这次就还是你去吧。”萧平旌这时已经分派完其他的军务,转头对他道。

萧元启快速拉回了飘摇的神思,抬手抱拳以示领命。

由于连日奔波,萧平旌的身体已相当疲倦,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心不在焉,随口又叮嘱了两句,便遣散了众将,回到后院抓紧时间休息,以备明日启程。

身为边城,甘州军衙的规模不下于府衙,议事厅向北仅隔一条甬道就是主将寝院,其他各个高阶将领们的居所位于主院之后再朝东北延展而出的一大片房舍中。萧元启军职虽不显,却有侯爵之位,也在这片青砖瓦房的某处拥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

虚掩的院门在被亲兵推开时发出吱呀一声,坐在主屋廊下的一条人影应声弹了起来,疾步迎上前,抱拳行礼,“何成参见小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