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二十一章 魂归梅岭(第2/4页)

“叔父放心,宫城的安防和交接的事务,我会在离京之前一一安排妥当。在职的四位副统领都是能干的人,即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继任大统领,也没有多大关系。”

这个侄儿虽有些执拗顽固,但宫城在他手中荀白水绝对是一百个放心,此刻听他说得这么轻描淡写,差一点就要跳脚,可是发火斥骂明显又是没用的,当下也只得忍了胸中怒气,温言劝道:“飞盏啊,好端端的这是为什么呢?可是因为太后娘娘那日斥责了你?自家姑母的性情你还不知道,她根本就是一时口快,太过急躁了而已。其实她心中和叔父一样清楚,这座宫城,还是得交在你的手里才最让人放心。”

荀飞盏嘲讽地淡淡一笑,“是吗?京城还有长林王府的时候,叔父未见得对我有这么放心。”

荀白水登时竖起双眉,“你这话什么意思?”

“首辅大人已经得偿所愿,掌控朝局指日可待,其实不必在意我是走是留。”

“这说的是什么糊涂话?叔父和你虽然时常意见不合,但归根结底,一切都是为了陛下。你对陛下的忠心我比谁都清楚,能有什么值得郁结的?再说了,陛下对你如此信任依赖,这一道请辞文书递上去,他会怎么想?”

提起宫里的小皇帝,荀飞盏的眸色也有些黯然,“陛下……想必会有些难过吧。但禁卫营中精英济济,我也并非永远不可取代,他总会习惯的。”

荀白水心中着急,音调越来越高,“荀飞盏!我真不知道你到底哪根筋不对了,我荀家世代忠良,效忠朝廷,你身为长房长孙……”

“侄儿只是请辞,又不是要叛逃,扯不上叔父说的这些吧?”

“你与他人不同,自当为荀氏子弟表率!”

“叔父是真心想要荀氏子弟学我,不学您吗?”

荀白水被他顶得一哽,怒气冲冲地将手中的请辞文书撕了个粉碎,狠狠掷在地上,“飞盏,叔父劝阻你,也并非全是为了荀氏一门,更是为了你自己啊。你清醒些,不要再痴心妄想了。就算你离开京城,跟随她过去又能怎么样呢?长林府和蒙氏何等门楣,难不成还指望人家回应你?”

荀飞盏刹那间面色雪白,震惊之后立即朝门边窗外扫了几眼,砰的一声把房间的门扉扣上,带着怒意压低嗓音问道:“你胡说什么?”

荀白水徐徐放缓声调,安慰道:“放心,此处没有他人。你自小在我府中长大,这些心事,难道叔父看不出来?”

“女子名节岂容轻言?叔父所猜测的……完全与她无关……即便是我自己,也只会埋在心底,一生一世都不会说出口。请您以后不要再这般无端妄言。”

荀白水见他神情如此严肃,有些不确定地问道:“真的不是因为这个?”

“我虽然生于名门,但幼失父母,在蒙老大人门下受教时,每日修习不畏辛苦,一步一步走到禁军统领之位,又岂会不知珍惜?”荀飞盏低垂的眼眸里透着浓重的倦意,长叹一声,“但叔父可知,人心是会寒凉,也是会疲惫的。这帝苑繁华、富贵尊荣的背后,有些事我不愿再多想,更不愿再多看。”

“飞盏你听我说……”

荀飞盏摇头打断了他的话,抱拳退后一步,“请叔父见谅,金陵城外有壮丽江山,有天下英豪,琅琊榜上奇才辈出,侄儿也是时候出去走走了。”

荀白水时而暴跳如雷,时而好言相劝,硬的软的方法全都使了个遍,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荀飞盏的决定。为了更稳妥地交接宫城安防,他在正式上书请辞之前召来了四名副统领,私下吐露自己的打算,好让他们提前做个准备。

荀飞盏领任禁军大统领已有五年,一直颇受信赖,又是当朝太后与首辅的亲侄儿,怎么看都是地位稳固,前途无量,突然之间说要辞官离京,不免令这几位部属惊诧莫名。尤其是唐潼和吴闵汀,立即便想到了御审前那次尴尬的拘押,心头更加不安。

“大统领,当时宫中传召,我们两个真的是没有办法……”

“此事与二位无关。”荀飞盏抬起手,安抚地笑了一下,“你们随我一同供职这么多年,应该也都知道,我出师之后便领朝职,一直没有机会在琅琊高手榜上掂一掂自己的分量。如今北境大捷,京城安稳,你们四位都是谨慎周全之人,一起共同分担,也不是接不下禁军这份重责。所以思来想去,还是该趁此机会了了自己这个心愿。”

他以前确实多次发出过此类感慨,勉强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可像禁军大统领这样位阶的朝职,因为想掂掂自己的分量便轻易辞去,到底也不是常人会做的决定。四个副统领面面相觑,神情依然有些纠结。资历最久的郑春洮想了想劝道:“若是这个缘故,我们也不敢拦阻,可大统领一直是咱们禁卫营的主心骨,宫里未必就肯允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