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二十七章 知人知面(第2/4页)

佩儿低下头没有反驳,半晌后低声问道:“敏儿,你说朝廷抓那些卖国的贼人,真的已经抓干净了吗?”

敏儿茫然地转头看她,“什么?”

“我在想……那些拿了东海贿赂的内奸,会不会有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骗了身边所有的人,偷偷藏在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咱们府里……”

敏儿吃了一惊,赶紧朝门窗外看了看,柳眉倒竖,“你是不是疯了?平白无故地拿自己府里打这种比方?什么内奸?哪个是贼人?”

佩儿被她的反应吓得呆住,结结巴巴地道:“我……我也不知道,就是……胡思乱想的……”

“想什么不好你想这个不是有病吗?若让府里掌事娘子听见,恐怕先就是二十个嘴巴子!”

佩儿立时抬手捂在自己的嘴上,白着脸低下头,一个字也不敢再多说。

自从这一次试探着想要开口却没敢说下去之后,佩儿下定了决心要把整件事情完全忘掉,每天给自己找了许多话计来做,裁衣绣花做鞋缝扇套,片刻也不肯停歇,一忙起来没有了胡思乱想的时间,日复一日,心境倒还真的渐转平和。

时日很快进入腊月,荀安如每年冬季都要去南郊沉香湖畔赏蜡梅,今年嫁为人妇,本打算安安分分留在府里,偏巧萧元启陪她归省时听荀夫人提起,反倒笑着劝道:“你做姑娘时都能有的游乐,嫁了我只应该更加自在才是。我别的不怕,就怕外头人多,一不小心冲撞了你,千万要叫丫头们提前通知管事的,多派些人跟着才行。”

荀夫人对侄女婿的体贴大加赞赏,荀安如的心里也甚是甜蜜,不愿虚费了他的好意,回府后便挑定腊月初四的日子,提前一天命佩儿出去吩咐前院管家。

莱阳府的管家乃是在籍的家奴,别的本事未见出色,侍候人最是周全妥帖,一听说王妃是要去沉香湖,急忙提醒道:“已经快要数九了,湖边可是风大啊。”

佩儿不由笑了起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沉香湖边有成片的蜡梅,坐在湖畔高楼之上,梅香阵阵,雾冷茫茫,可比别的季节更加有趣呢。”

管家立即恭维道:“果然还是王妃雅致!”

萧元启这些时日表面清闲,但实际上既要暗中联络东湖,又要在京城寻找其他盟友,还得应付荀白水收复淮东的计划,原本就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偏偏礼部沈西以为他肯定对东境将领进京领赏的事情感兴趣,昨日又在朝房内跟他唠唠叨叨聊了很久,害得他回到府中时头昏脑涨,夜里也没有睡好,第二日索性告了假,缩在暖阁里补眠。

佩儿叮嘱完管家从前院回来时,敏儿和两个小丫头正从上房里退出来,回头看见她,忙将食指竖在唇边小声道:“别说话,王爷补觉呢,王妃叫咱们不要进去,小心吵着。”

话音刚落,旁边厢房里烧的圆肚铜壶正好水开,发出尖锐的啸叫声,两人吓了一跳,飞快地奔进去掀了盖,将水壶提了下来,侧耳听听正房也没动静,这才长长吐了口气,惊魂未定地在炕上坐下来,各自拍拍胸口。

“说起来,咱们姑娘的命还真好,是吧?”

佩儿不解地看向她的小姐妹,“这句话打哪儿冒出来的?”

“你看啊,王爷这些日子,明显是在忙着什么事情,吃饭不香,夜里又惊眠。可是他跟王妃说起话呢,还是那么温言细语的,可见是真的有教养。我听说啊,外头好些男人,心情一不好,回家就拿老婆撒气……”

“你可真是越来越爱讲闲话了……”佩儿笑着将铜壶放好,忽然又想起一件事,问道,“早上咱们找的那个羊脂玉的小碗,你可找着没有?”

“哦,你走之后我才想起来,咱们瞎找什么啊,那个玉碗应该是在王爷的书房里,昨天不是送了枣汤过去吗?”

佩儿似乎也回想了起来,抬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瞧我这记性,趁着王爷还在睡,我过去收回来。”

萧元启那年从甘州重返金陵整肃府邸之后,莱阳府的规矩便一直相当严谨。北院书房因为常有秘密客人往来,所以更是戒备重重,除了何成和几个被指定的书童以外,任何人未经莱阳王允准均不得入内,即便主人不在时也是这样。

理论上来说,身为王妃的荀安如当然不在这个禁行之列,但她本人显然对于进出夫君书房没有多大兴趣,同时还主动吩咐身边的侍女也要遵行府规,不得太过肆意。

由于她的约束,佩儿进了书房院落后未敢直接进去,而是站在阶下,将正在里头看守的小书童阿易叫了出来,问他看没看见房内有个小白玉碗。

阿易的主责就是清扫房内家具,当然早就看见,听她一问便连连点头,跑进去将小碗拿了出来,笑着递给她,“原该送进去的,倒烦劳姐姐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