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四十四章 生死须臾(第2/5页)

眼下不是畅谈之时,萧平旌忍住心酸,拍揉了一下少年的背心,将他拉在身侧,一回头,发现狄明的手足仍在挣动,不由一怔,“你做什么呢,还不快动手?”

荀飞盏面上露出不忍之色,皱眉道:“虽然萧元启血战东海是假的,但这个人却不是……”

狄明听不明白他的意思,眉睫急颤,正拼尽全身力气想要再挣扎一下,眼前突然一道掌影袭来,立时便没了知觉。萧平旌扯过他的衣带将其手足捆紧,塞了嘴,丢在殿角,匆匆道:“那就留他一命吧,不能再耽搁了,快走!”

荀飞盏接手将萧元时揽了过来,萧平旌收尾关门,三人两前一后,顺着廊下飞速离开。昏黄幽暗的囚殿随即恢复了一片宁寂,静悄无声。

狄明的意外行动给了萧平旌莫大的机会,三人撤离宫城时后方并无追兵,也远远绕开了萧元启所在的正阳宫,一路行来格外顺畅,未生半点意外的波澜。

正阳高台下的喧嚣声此时也已平息,萧元启不愿他人插手,自己解下披风,将荀安如的尸身包裹起来,抱回廊桥这边的寝殿,亲自给她擦洗更衣。

人鬼殊途,曾经温软的肌肤已冷如冰雪,触手寒凉。让他在恍惚与悲痛之间,突然想起了那一年,那一日,悬挂在朱梁之下的母亲。

当年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无碑无祭,薄葬荒野,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实力,没有威权。可如今明明已经得到了许多,明明城外的萧平旌还没有发起攻势,为什么自己依然留不住一个女人,为什么还是只能得到这样凄冷的结局?

萧元启想不明白。

无论怎么努力地想,他就是想不明白。

高烛爇尽,焰芯在堆叠的烛泪间闪跳了数下,渐低渐熄。随着最后一点光亮熄灭,萧元启的眸中也只剩下了一抹决绝的阴冷。他扯过榻上的锦被盖住了荀安如的尸身,起身推门而出,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正阳宫。

三日将满又如何?大军攻城又如何?萧元时的咽喉还捏在他的手中,总有一天他会东山再起,他会让所有人都拜伏在脚下,从此不敢离去,不愿离去。

养居殿已在前方,火把明亮,摇曳闪烁。

夜色和距离让远处的景象极为模糊,但那嘈乱的声响明显与他离开时全然不同,云顶连廊下暗影晃动,更像是有不少人正在惊慌地跑动。

萧元启猛然停了下来,背心处暴起一片寒栗。拥簇在他身后的亲卫府兵们也神色迷茫,随着他的视线一起向前张望。

举着火把涌动的人流从大殿门内奔出,带着一种极为惶恐的节奏向这边跑了过来。萧元启心知不妙,足下发力,以自己所能的最快速度直奔向东配殿,刚刚冲进院门,迎面便看到狄明昏昏沉沉地被施郓扶着坐在中庭,胸口更是一紧。

“王、王爷,那位陛下被、被……”

萧元启顾不得听施郓说完,几个箭步冲入殿内,视线飞速扫了一圈,除了神色惶然的几名守卫以外,根本不见萧元时的半点身影。

“……层层防卫,就算他萧平旌有本事冲进来,他最多也只能硬抢,怎么可能悄无声息地把人给带出去?”萧元启急怒交加,哪管狄明刚刚苏醒,返身便将他抓了过来,“到底怎么回事,你说啊!”

狄明前额依然剧痛,靠在施郓臂间喘息一阵,皱眉摇头道:“末将只记得被人偷袭……”

“什么时候?”

“没多久,当时早打过四更了……”

四更之后出的事,眼下还未天明,萧元启快速盘算了一下时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幸好,幸好本王知道萧元时有多重要,预先留了一层防备……”

金陵鸽房位于东南半城,萧平旌和荀飞盏带着一个小皇帝,即便后头没有追兵,这一路躲避巡防也颇麻烦,等最终奔进院门的时候,已是平旦蒙影,东方即将破晓。

朱三哥在街巷外放下眼线,立即关掩门户。黎老堂主迎上前,拿了方软毯将萧元时裹了起来,喂下半盏安神的参汤。荀飞盏这时才长长吐出一口气,伸手按住自己的额头,“好像在做梦一样,简直不敢相信这么顺利,陛下……陛下居然真的被救出来了……”

萧平旌瞧了一眼微白的窗纱,心知时间紧急,单膝半跪下来,低声道:“请陛下听我说,此地虽然安全,但金陵的危局尚未结束,微臣……微臣不能留在这里陪你。”

“朕明白。”萧元时忍住眼泪,努力挺直腰身,“城外大局尚需长林王主持,你尽管去吧。朕会在这里……等着你夺还京城,诛灭逆贼。”

荀飞盏也知道他必须赶在天光未亮前出城,急忙接了一句:“你放心,这儿有我呢,我现在绝对不会再离开陛下半步。”

分秒必争之时不容耽搁,萧平旌匆匆起身向朱三哥和老堂主抱了抱拳,也不走正门,看准方向直接越墙而出。萧元时眼看他身影消失,心中到底还是有几分惶然,低头呆怔了半日,方在荀飞盏的劝说下清洗更衣,吃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