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生死茫茫如梦幻恩仇了了隐江湖(第5/31页)

所谓“从无到有,似有还无”,亦即是重视“剑意”的意思。参透了上乘剑术之后,随意挥洒,皆成妙手,看似无招,实是有招。“无”与“有”已经不是“对立”的物事,而是混为一体的了。故云从无可以到有,似有仍是还无。

不波点一点头,道:“掌门说得不错,玉京师侄的出招,虽是本门剑法所未载,但仔细看来,却仍是合乎太极剑意的。不过,奇怪,向天明的剑法,似乎也有点本门剑意。”

无名真人道:“你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不波道:“请掌门指教。”

无名真人道:“不错,向天明的剑术是有几分太极剑意,但仍是以他本门的飞鹰回旋剑法为主的。论境界也要比玉京稍逊一筹。”

不波是个“剑痴”,本来想趁这个机会,请无名真人给他更多一些指点的,但此时场中的比剑,已经到了十分紧张的关头,他恐怕漏看了一两个精微的变化,只好专注斗场,不再言语。

不波与无名在谈论剑法的妙理,旁观的客人则大多是在看“热闹”,而不是在看“门道”。耿玉京闭目比剑,当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由得人人都为耿玉京喝彩。“哈哈,号称剑圣,却打不过一个闭了眼睛的孩子!”“不见得吧,剑圣还是占了六七成攻势的!”“但对方是闭上眼睛的,打得过也是天下奇闻了!”“你们看出来没有,这孩子闭上眼睛,好像还胜过开眼之时。”“这,你就不懂了,剑圣的剑光有如闪电,闭上了眼睛才不至于耀眼生花。”最后说话的这个人虽然不懂上乘剑理,说的也是实情。

向天明听得那些人的讥讽,拼着孤注一掷,突施杀手!

只见那闪电似的剑光,突然好像银虹暴长。向天明一声叱咤,身形平地拔起,剑势凌空下击!

他已经使出了飞鹰回旋剑法中最后的一个绝招!

场中不乏识货的大行家,见他这招使出,无不吃惊。甚至连本来对耿玉京颇具信心的无名真人,不禁也变了面色!

他这一招宛如鹰击长空,盘旋而下,在那盘旋曲折的剑势之中,最少藏有九种变化。

三十七年前,他的师父玄贞子和无相真人交手,玄贞子使出这招,无相真人也不过仅仅能够化解他的剑势而已。最后虽然还是无相真人胜了,但只论这招,无相真人还是只能化解,而非破解的。

而且玄贞子使这一招,只不过有七个变化;现在向天明使这一招,却已有了九个变化!

即使是精通四两拨千斤手法的人,也是绝难在这瞬息之间,消解这一招九式的剑势。何况向天明的功力又是远在耿玉京之上。

耿玉京能够抵挡得住这势若雷霆,且又是变化极其繁复的凌空一击么?

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只见耿玉京也是飞身跃起,剑势斜伸,形如白鹤亮翅。

老一辈的武当派弟子更加吃惊了!

当年无相真人破这一招,用的是平平无奇的推窗望月。推窗望月,是顺势卸劲,虽然平平无奇,却能以拙胜巧。但这一招白鹤亮翅,却是非得和对方硬碰不可!

无名真人方自吃惊:“这孩子已是悟了上乘剑理,怎的忽然如此糊涂?”蓦地看出,原来耿玉京这一招仍是“似有还无”,形如白鹤亮翅,实则“剑意”不同。

但尽管如此,无名真人也还是为耿玉京担心,担心他纵然能够破解这招,但既然是身子悬空,硬碰硬接,最少恐怕也落得个两败俱伤。稍有疏神,只怕还得送了性命!

眼看双方就要在半空碰上了!忽地只见一片“红云”平地冒起,原来是本无大师脱下身披的大红袈裟,硬生生的从两道剑光之中穿过。

只听当当两声,两口宝剑同时落地。本无大师的袈裟化成了片片蝴蝶。

耿玉京倒纵出数丈开外,咕咚一声,坐在地上。向天明退出了六七步,脸色难看之极!

无色道人瞪了向天明一眼,走过去将耿玉京扶了起来,问道:“京儿,你怎么啦?”他在武当四个长老之中名列第二,剑术则是第一,耿玉京的七十二手连环夺命剑法就是跟他学的。和无相真人一样,他对耿玉京也是一向爱护的。此时暗自想道:“倘若京儿受了内伤,我决计不放过那个向天明!”

耿玉京道:“没什么,我只是惭愧、惭愧……”他想说的是惭愧未能打败对方,但无色已在说道:“你用不着惭愧,非但不用惭愧,你已经是大大为师门争气了。在剑法上你并没有输给那个什么剑圣!”

本来这种近乎“评判”的说法是只能由公证人说的,不宜出于无色之口。但无色却是忍不住心头气愤,忍不住说了。

耿玉京好像大病过后,身子十分虚弱,无色将他扶了起来,他还是晃了两晃,才能稳住身形。众人见他如此情形,心中俱是想道:“他即使没有受到内伤,也是被对方的内力击倒的了。嗯,这场比剑应该算是谁赢呢?”要知比剑之前虽然有人提过不许用内力伤人,但被对方的内力击倒却是另一回事,而且比武未曾终结,本无大师就将他们分开,这也是有违武林规矩的,这又该怎样说呢?场中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本无大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