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席上群英同祝贺场边一女独怆然(第2/5页)

屠凤正想不顾一切,叫他们回来,场中又已经过了几次惊险的场面。李、孟二人虽无还击之力,但却也能够避开了铜钟的追击。原来他们因为从未碰过这种打法,最初未免吃惊,如今渐渐镇定下来,两人彼此相助,绕场疾走,使出“移步换形”的轻功身法,跑一步就转一个方位,淳于周的铜钟必须用掌力推动,才能转弯,急切之间,当然是不能碰着他们。

形势虽然好些,但危险仍然未过。要知孟明霞已是气力不加,李思南亦将到了强弩之末的田地。他们绕场疾走,倘有一步走得较慢,或者闪避得不适宜,马上就有给铜钟压成肉饼的危险。

但淳于周这样打法——掌击铜钟,追逐敌人——也是颇耗气力。因此胜负的关键在于谁的气力能够持久。假如淳于周首先支持不住,无法以掌力推动铜钟的话,他手拿铜钟防御,李、孟二人联手反攻,就大有可以取胜之机。

当然这个机会是很小的,李思南已经打了两场,孟明霞是个女子,气力更弱,而且她也曾经打了一场,大家这样的耗下去,一定是李、孟二人难以支持。不过淳于周一来是老前辈,二来是生力军,即使可以击败李、孟二人,只要过了百招之外,他也是胜之不武了。

淳于周是个最要体面的人,想到了这层,心里不觉有点急躁。有一掌他的掌力发得太猛,铜钟飞出,去势极速,他自己的脚步一时也追赶不上。李思南看出破绽,突然从铜钟旁边绕过,闪电般的一个起伏,就到了淳于周跟前,举剑便刺。

以掌力推动铜钟击敌,自己必须与铜钟保持适当的距离,方能控制自如。此际,淳于周因为未能紧跟铜钟,给李思南杀到了面前,那就只有空手抵敌了。

铜钟失了控制,向场外飞出,旁观的人吓得纷纷躲避,虽然躲避,但有几个人是跑得不够快的,眼看这几个人就要给铜钟压毙。就在惊叫声中,忽见一条人影凌空下降,当真是兔起鹘落,快到了极点,待到众人看得清楚之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巨响,铜钟已经落下地来。有一个人大马金刀地坐在铜钟之上。群雄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叫道:“孟大侠!”

原来这个人正是孟明霞的父亲孟少刚,他到场时,恰巧看见铜钟飞出场外,他一跃三丈多高,运用千斤坠的重身法,硬生生的就把铜钟压下来了。

孟明霞正自持剑向淳于周奔去,看见父亲来了,喜出望外,脚步不自觉停了一下,抬眼望她父亲。李思南已是强弩之末,一个人抵敌不住淳于周的掌力,被他中指一弹,长剑脱手飞出。

孟明霞猛地一省,连忙接下李思南的剑,奔上前去,挡了一招,反手把长剑递给李思南。李思南说道:“不错,这一场胜负未分,咱们和他打到底!”

孟少刚提起铜钟,走进场来,哈哈笑道:“淳于周,你的兵器都已失了,还好意思再打下去么?”

淳于周怒道:“难道这就算作是我输了不成?”要知他此刻虽然是以一双肉掌对付李、孟二人的长剑,却还是他稍稍占了一点上风,比武的规矩并无规定一个人始终要用一件兵器。

孟少刚道:“好,那就算他们输了也成,下一场我来陪你玩玩。”孟明霞道:“爹,怎能就算是我们输了?”

淳于周大大吃惊,说道:“你也要下场?”孟少刚道:“你既然一定要欺负我的女儿,我还岂能只是和你开开玩笑!”

淳于周连忙说道:“好,这一场就算是平手好了。孟大侠,你的气可消了吧?”

孟少刚道:“我既非和你斗气,亦非信口和你开开玩笑。你要赢他们也好,当作平手也好,甚至认输也好,总之,下一场我非和你较量不可。这是盟主之争,我帮李思南这边,按规矩我可以和你打第二场吧?”后面这几句话,他是向公证人之一的吴恒说的。

吴恒只好秉公说道:“他若赢了这场,至少还要再打一场才能休息,孟大侠你当然有权向他挑战。不过他这一场若是输了,你当然也就用不着和他再打啦。”

淳于周心里想道:“我虽然有把握可以胜得他们,但至少恐怕也要在百招之外。”其实李、孟二人剑术精妙,目前淳于周虽然能以气力占优,但空手对付双剑,总是比较吃力,久战下去,谁胜谁败,实难预料。淳于周自以为有把握可胜,那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罢了。

他本以为以孟少刚这样的身份,不会在他打了一场之后,向他挑战的。故此他刚才打算只伤李思南而不伤孟明霞,这样赢了,对孟少刚也算是卖了人情。但如今孟少刚既是无论如何也要和他较量,他就不能不另作打算了。

打下去的话,他未必能够稳操胜算,胜了,也得在百招之外,气力当然大为耗损,又如何能够对付这一位“神剑”驰名江湖的孟大侠孟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