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柳絮卷芳心 西湖浪静楼船腾剑气 东海波翻(第6/7页)

自从铁镜心到昆明结婚,做了国公府的郡马之后,这间屋子就托一个忠心耿耿的老家人料理。一切还是像以前的样,书房里的书籍没有散乱,庭院里的玫瑰,也像往年暮春的时候一样,开始绽出了蓓蕾。他一到家中,就想起了于承珠所写的那几句词:“大树凌云抗风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随缘分到天涯?”如今他这位天涯游子又回到老家来了。

这两天来铁镜心一直沉浸在过去的梦境中,除了有一次和沐璘去拜访浙江巡抚张骥之外,他一直把自己关在家中,对近在咫尺的西湖,也提不起丝毫兴趣。沐璘发起闷来,便不要姐夫陪伴,一天到晚,自己跑出去玩。这两天来,几乎踏遍了西湖名胜。

这一晚,沐璘深夜回来,告诉铁镜心他日间在于谦墓前为那两个江湖卖解的兄妹,打抱不平的故事,又描绘了来劝架的那汉子模样。铁镜心心中一动,想道:“听他描绘的相貌,这个人莫非是我的成师弟成海山么?”从成海山又联想起于承珠,不觉悠悠叹了口气。

沐璘奇道:“姐夫,你为什么叹气?”铁镜心道:“没什么,我难得回家,想起即将离开,有点难过。”沐璘笑道:“你这话若是给姐姐听到了,她一定会怪你,我们的家不也就是你的家么?”铁镜心点点头道:“这倒是的。”沐璘道:“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省得你唉声叹气。”铁镜心道:“什么好消息?”沐璘道:“浙江巡抚有一条船要开往天津,他答应让我们便搭去。我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今回可以看看海景了,又省得走许多路。”铁镜心问道:“什么时候开船?”沐璘道:“今晚四更。过了三更,就会有人来接咱们。”铁镜心想了一想,道:“乘船也好。”言罢又低头默想,如有所思。

沐璘笑道:“舍不得离开老家吗?”铁镜心道:“想不到这样快。嗯,我出去看看西湖,再到孤山折两朵梅花。”沐璘道:“我也去。”铁镜心笑道:“你跑了一整天,养一养精神吧。而且现在已过二更,你不是说张巡抚的人过了三更就要来接咱们吗?你应该在这里等候。”沐璘道:“姐夫,你真奇怪,整天闷在家中,临走了才想起要去赏西湖美景。好吧,反正我也玩够了,就留在家中,让你出去一次。”

铁镜心出了家门,并不走去孤山折梅,却向于谦的坟墓走去,心中想到:“我回到杭州,也该向她的父亲坟墓默吊一番。”沿着湖滨走去,西湖波静,水平如镜,月色湖光,溶成一片,柔和之极。铁镜心又一次想起了和于承珠在洱海泛舟的情景,再想到他这几年来的生活,当真是像西湖一样平静无波。美是美极了,可总像缺少了一些什么。

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三台山麓,铁镜心走近于谦的坟墓,忽听得有低低的啜泣声,铁镜心吃了一惊,只见于谦墓前跪着一个女子,似是为铁镜心的脚步声所惊动,蓦然回过头来,两人眼光接个正着,这一霎那,铁镜心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于承珠。

两人都呆了一会,结果还是于承珠先开口道:“嗯,想不到竟然是你,你这几年好吗?”铁镜心道:“好,你呢?”于承珠笑道:“我这几年天天在风浪之中搏斗,你瞧我不是比以前晒得黑多了吗?日子当然不会过得像你那般平静,至于好是不好,那就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铁镜心默然半晌,低声说道:“这话说得是。你对生活的看法一向就与我不同。”

于承珠拭了泪痕,微微一笑,铁镜心从她的笑容中,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骄傲与自信。铁镜心在心底叹了口气,问道:“你冒险回来,就是为了祭扫父亲的坟墓?”于承珠笑道:“难道是为了赏西湖的夜景么?年纪大了,我可不像你那样,还有诗人的心情了。”其实于承珠此来,还有别的更紧要的事情,不过她不愿意和铁镜心说。

铁镜心在未见于承珠之前,也曾想过万一有机会和于承珠见面的情景,总觉得有万语千言,可以向她诉说。哪知如今见面,于承珠对他似乎显得更“陌生”了,心中蕴藏的千言万语,竟是一句也用不上。于承珠微笑问道:“你呢?你来此也是专诚为了祭扫我父亲的坟墓吗?”铁镜心面上一红,说道:“我是为了押运云南省的贡物,顺道经过杭州,故来扫墓的。”于承珠“哦”了一声,道:“原来你是押运贡物的大员,这是巧遇了!”

铁镜心苦笑道:“还没有走到一半路,已被人家劫了。”于承珠有点诧异,笑道:“小虎子竟然对你一点也不留情面吗?那么你生气过了没有?要不要我帮你的忙?”原来叶成林和她都曾经叮嘱过小虎子,若然云南省的贡物是铁镜心所保,就放他过去。于承珠只道小虎子不听她的说话,心中颇为嗔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