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矢志扶持 真情萌爱念金针度劫 怪症触芳心(第6/7页)

海云和尚和李治各有擅长,本来谁也胜不了谁。只是海云刚才被剑尖点了笑腰穴,虽然仗着功力深厚,迅即无事,可是气力到底减弱了些,本就被李治的剑法压得处在下风,而今一见秦中越丧命荒谷,更是胆怯,长剑一招“李广射石”,明是抢攻,实是退却。

冯琳叫道:“胖和尚,你还笑得出吗?”一抖手又是三口飞刀,海云和尚剑已攻出,无法回防,左掌运掌成风,震激飞刀,可是如此一来,使剑的力道减半,说时迟,那时快,李治一剑下戳,海云和尚腿弯关节之处,已被剑尖挑断筋骨,海云和尚也真了得,在地上一个打滚,竟然和衣滚下山坡。

冯琳格格笑道:“哈,这像什么?这像饿狗扑屎。”笑声未停,忽然一跤扑地。原来她在剧战之后,白眉针又向上升,毒性发作,虽有少还丹,也压不住了。

李治大惊,俯身一看,见她面如金纸,叫了几声,不见回应。李治和冯瑛本是青梅竹马之交,这时更不把男女之嫌放在心上,伸手在冯琳胸口一探,只觉温软软的,显然还未曾气绝,只是用力过度,一时晕了过去。李治想起舅舅教他的急救方法,用手指挖开冯琳的樱桃小口,用嘴给她接气。过了一阵冯琳悠悠醒转,这时李治方觉软玉温香,不觉心神一荡,急忙把嘴移开,低声问道:“怎么啦?”冯琳道:“我口渴得紧。”李治知是毒性发作,道:“我和你找一个地方歇息。”抱起冯琳,在山坳突出来的大石岩背后,找到了一个山洞,李治将她抱进洞中,把自己的上衣脱下,铺在地上,将冯琳轻轻放下,洞中的石钟乳滴下水珠,李治用手掌积了一些水,灌冯琳饮了。冯琳神智稍清,道:“你走吧,不必理我了。”李治道:“瑛妹,你放心,你会好的。我在这里陪着你呢!”冯琳喃喃说道:“我不好,我不陪你。你好,你陪我。”李治知她想起以前她在自己受伤之际,弃他而去的事。道:“你别胡思乱想啦,我给你找果子吃。”冯琳又喃喃说道:“我骗你,我有话要对你说……”话未说完,就晕了过去。

李治束手无策,轻轻给她抚拍,过了一阵,冯琳又醒了过来,嘴巴张开,头颅半仰,似乎是想说话,李治道:“瑛妹,你别说话啦,好好儿养神吧。”把放在旁边的冯琳背包取来,想给她当作枕头,好让她睡得舒服一点。忽然手有所触,背包里有一卷厚厚的东西,李冶取出一看,却原来是一本书,封面写着“金针度世”四字。

李治又惊又喜,他听母亲说过,《金针度世》一书,乃是傅青主一生的心血之作。上卷的拳经剑诀还算不了什么,下卷的医书却是稀世之宝。却不知怎的会到了“冯瑛”手中?再想一想,记起易兰珠曾对母亲说过钟万堂惨死之事,说是这本书一定在钟万堂之手,可惜当时忘记搜寻。李治心想:可能是易伯母叫冯瑛去取的了。心里想道:我本不应偷看此书,但书中可能有解七煞白眉针的医法,如今处在绝境,无法可施,只好先看了它,万一邀天之幸,待瑛妹好转之后,再向她告罪。

李治把下卷医书部分,一页页地翻阅下去,看了十多二十页,忽见有一页写着“离魂症医案”。李治心道:“这个名称好怪!”但为了急于找寻所需的药方,跳过不看,又翻了十多页,忽见其中一页写道:“解治飞针碎片等邪毒专编。”李治大喜,凑到洞口亮光之处,细细阅读。冯琳忽然一个翻身,道:“你做什么?”李治道:“我看你那本书。”冯琳忽又喃喃说道:“离魂症,离魂症,你看得懂吗?”

李治心中一动,看冯琳时,冯琳已瞌了双眼,转了个身,又睡去了。李治心道:为什么她尽挂着离魂症,咦,她的性情和在天山之时很不相同,许多儿时的事也不记得,莫非也患了离魂症了?且别理她,先把这解毒专编看了再说。

李治因为舅舅武成化通晓医理,他也颇有点医学常识,读起来比冯琳容易得多。看了一遍,心中大喜,原来解七煞白眉针之法,和解其他针毒之法一样,并不需要特别解药,可以用傅青主独创的针灸之法治疗。先用银针刺有关穴道,人体本身的抵抗力会因此而受激发,可令毒性渐渐减弱,然后用巴豆令病人大泻,余毒从粪便中排出,银针细小,纵留在体内,取它不出,也无足为害了。

李治喜孜孜的将书放好,蓦然想起地处荒山,既无可供针灸之用的银针,又无巴豆可买,如何是好。想了一想,从洞口望去,满山修竹,想道:我削竹为针,大约也会有效。至于巴豆,虽然无处可买,但却可用别物替代,总之能令病人大泻一场便行。记起有一种山果,在半生未熟之时采下,一吃之后,便会腹泻,想必也可替代巴豆?他在无望之际,找到希望,无论如何,都要一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