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调兵遣将(第6/7页)

北宫望道:“你想怎么做法?”

杨牧低声说道:“先用智取,智取不成,再行用武。”

北宫望笑道:“早知有今日之事,你实是不该休妻的。不过你们究竟是做了八年夫妻,你在她的面前多说一些好话,也就是了。”

杨牧说道:“我也不用哄她,她纵然与我恩断义绝,她的孩子也总是要的。”想起这是孟元超的孩子,妒火更是如焚,接着说道:“我已想好一套办法,令得他们上钩。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北宫望点点头,说道:“好,我请楚老先生和你一同去,楚老先生莫露面。”计划已定,杨牧与楚天雄便即动身,连夜赶往三河。

万里长城,蜿蜒如带。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回头云蔽京华,遥望远山浮翠。在前往八达岭的途中,孟元超不禁是心事如潮,颇多感触了。

本来在血雨腥风过后,踏进了风景幽美的山区,心情也是应该恢复平静的。但此际,他却是心情激荡,难以自休。

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那是三分兴奋,但更多的七分却是黯然神伤。

兴奋,是因为可以旧友重逢,同话巴山夜雨;是因为可以同门相聚,共享往日温情。

神伤,是因为几度沧桑,十年萍散,儿时旧侣,相逢也少一人;是因为徒羡他如花美眷,却怜己似水流年。

“腾霄一定想不到我会来找他吧?嗯,还有小师妹,她看见我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恐怕要惊喜得跳起来了。”

想起了宋腾霄和吕思美,孟元超打从心底感到喜悦,“小师妹聪明活泼,和腾霄正是十分相配的一对,他们在一起,一定会得到快乐的。”眼前幻出一幅图画,那是春暖花开时候的小金川,宋腾霄在花丛中吹箫,他的小师妹在曼声唱和。“要是能够再过这样的日子,那该多好!我悄悄的躲在一旁,分享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快乐,也就是我的快乐了。”

图景幻变,回忆像一匹野马,从小金川的原野驰骋,越过了千重山万重水,回到了江南。地点转移,时光也在倒流。画中的人物也是两男一女,有他有宋腾霄,但小师妹则已换作了云紫萝了。

虎丘试剑,孤山探梅,西湖泛舟,灵隐参禅……往事历历,都上心头。“小金川的日子或许还会重来,姑苏台畔西子湖边的这一段时光,则是一去不复返了。十年前的紫萝就像小金川时候的小师妹,唉,但她还能够像从前一样的快乐吗?”想至此处,孟元超的心头不禁隐隐作痛了。

“八达岭到三河县不过一天路程,腾霄虽然有了小师妹,想必也还是惦记着紫萝的。我应该和他们去见一见紫萝,不管见了面是喜是悲,是离是合,大家能够相聚一天也好。”他怎知道人家已在三河县等着他上钩,也不知道宋腾霄和吕思美已是曾经见过了云紫萝了。

孟元超怀着与旧友重逢的渴望,走上了八达岭。

八达岭上,宋腾霄和吕思美也正在谈着他。

孟元超猜想得不错,他们两人,的确是相处得十分快乐的。他们闲着无事,整日里就是游山玩水。吕思美最喜欢在“弹琴峡”听流水的声音,这天一早,他们又来到这个地方,流连忘返了。

“宋师哥,可惜你没有把那支洞箫带来,但虽然没有洞箫,你也可以给我唱支曲子吧?我已有好几年没听你唱过啦!”吕思美笑道。

“离开小金川这几年,我也没有唱过,恐怕都忘记啦。你喜欢听什么?”

“随便你唱什么我都喜欢。但只希望是一支比较轻快的曲子。”

“好,那我就给你唱一段莺莺思念张生的小曲。”

吕思美以掌势给他拍和,宋腾霄曼声低歌。

莫不是雪窗萤火无闲暇,莫不是卖风流宿柳眠花?莫不是订幽期错记了荼蘼架?莫不是轻舟骏马,远去天涯?莫不是招摇诗酒,醉倒谁家?莫不是笑谈间恼着他?莫不是怕暖嗔寒,病症儿加?万种千条,好教我疑心儿放不下!

这是从《西厢记》曲调变化出来的小曲,描写莺莺与张生分别之后的思念之情。曲调轻快,文辞风雅,几个“莫不是”什么什么,把女孩儿的心事曲曲道来,吕思美不由得听得痴了。

不知怎的,宋腾霄在唱这支小曲之时,忽地想起了那一年他下了决心和孟元超去小金川的前夕,他冒着风雨,跑到云紫萝家里,和她在荼蘼架下分手的情景。云紫萝揉碎了朵朵蔷薇,拒绝和他们同去。地上满是寒落的花瓣。

宋腾霄心中苦笑:“我真笨,竟不知她早已爱上了孟大哥了。当时我正在梦想着订幽期可莫错认了荼縻架呢!”

一曲既终,忽地发觉吕思美定神的看着他,脸上是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情。宋腾霄暗暗叫了一声“惭愧”,“小师妹在我的面前,我怎的想起别人来了。”脸上一红,以笑声掩饰自己的窘态,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问道:“小师妹,你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