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忍见名城浮劫火心伤大侠送遗书(第5/9页)

他本来准备到了晚上,施展轻功,偷入城中的。见了这情形,胆子大了起来,于是骑马下山,索性跑到城下去看。

他一路走近,城内并无敌兵出来拦截盘查,看来更像是一座没有兵士驻防的空城了。待至走到城下,果然看见城门洞开,并无守兵。

陈石星狐疑满腹,心想:“既来之,则安之。总要进去看个明白。”

进入城中,但见长街寂寂,两旁店铺都关上门,也不知里面有人没有。

走过了两条街,方始看见一间茶店半掩着门,有个年约十一二岁的小孩躲在门背伸出头来张望,说道:“爷爷,不是鞑子,是个骑马的汉人。”

陈石星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以为我是鞑子。”当下上前敲门,说道:“我是从南边来的,讨杯水喝。”

那孩子道:“爷爷,咱们许久没有做生意了,可难得有客人上门。我肚子饿着呢,咱们开门吧。”他年纪小,只知道有生意做便有铜钱,有铜钱便可买面充饥。

那老汉打开两扇板门,苦笑说道:“还做什么生意?客官,不瞒你说,我虽然是开茶铺的,如今铺子里可连一片茶叶也没有啦。你讨水喝,我可真的是只能给你一杯清水呢。”

陈石星道:“不瞒你说,我今天一滴水也没有进过口。渴时一滴如甘露,得老丈赐饮,胜于美酒佳肴。”

那老汉心地很好,给了他满满一碗水喝,说道:“小哥,你怎的这个时候跑来大同?”

陈石星道:“消息阻隔,来的时候,不知道这边已经打起仗的。不过还好,大同尚未失守。”那老汉说道:“前几天可险得很呢,鞑子兵临城下,官兵又都跑了,眼看鞑子就要进来。不知怎的,一夜之间,城外的鞑子兵竟然走得干干净净。有人说是因为金刀寨主带兵下山,截断他们后路,他们不知道官兵都已跑掉,害怕背腹受敌,故而赶快撤退。也有人说是他们国中起了内乱,也不知哪个说法才是真的。”

那孩子道:“当然是他们害怕金刀寨主才夹着尾巴溜走的啦!客官,你知不知道雁门关外有个金刀寨主,他的本领可大得很呢!据说他的一口宝刀染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鞑子的鲜血!”看来有关金刀寨主的传说不知多少,早已是妇孺皆知。有些传说甚至把他大大神化了的,就像这孩子说的这样。

陈石星道:“金刀寨主的威名,我一路上都听得有人说的。但我在路上也曾看见有一小队鞑子骑兵出现,不知是否给金刀寨主切断了的零星队伍,逃不回去,因而绕过大同城奔窜四乡?”

那老汉道:“我也听说是有零星的鞑子绕过大同,不过可能是鞑子派出来打前站的哨兵,当时他们还想攻下大同的。后来鞑子大军突然撤退,这些打前站的哨兵却还不知道。在大同解围之后,城中剩下的壮丁,马上就聚集起来,出去搜索他们。同时也去找寻粮食。官兵撤退时,把每一户的存粮差不多都抢光了!”

陈石星道:“原来如此。承蒙老丈招待,无以为报,我这里有半袋干粮,不成敬意,请你收下。”打开粮袋就说道:“小弟弟,你先吃一点。”

那饿得慌了的小孩子双眼发光,叫道:“好香的炒米饼,好香的炒米饼。爷爷,你也吃吧。”

那老汉道:“一杯水算得什么,小哥,我怎敢当你如此厚礼?”

陈石星笑道:“实不相瞒,这袋干粮其实也不是我的,我只是慷他人之慨。”

那老汉怔了一怔,起了疑心,不敢盘问。孩子不懂顾忌,却是径自说了出来:“喂,你这是抢来的吗?如果是抢来的,我可不敢吃了。”

陈石星道:“也不是抢来的。刚才我不是说曾经在路上碰上一小队鞑子骑兵吗?”话未说完,那孩子又抢着问道:“难道是鞑子送给你的?”

陈石星笑道:“鞑子哪里有这样好心?我还没有说完呢,我碰上的这队鞑子骑兵,不是活的,是死了的。”小孩子睁大了眼睛,说道:“是谁杀掉他们的?”

陈石星道:“不知道,我只看见鞑子的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他们的坐骑散在山边吃草。我收集了一袋干粮,这匹马也是顺手牵来的。”

这小孩子叫道:“啊,这一定是金刀寨主的手下干的了!”老汉沉吟半晌,说道:“假如是我们出城的壮丁干的,他们不会只是杀了鞑子,不要干粮,看来恐怕当真是金刀寨主派了人来帮忙咱们啦。所以他们才要留下干粮,让穷人来捡。”

小孩子道:“是鞑子的东西,那么咱们可以吃了?”

老汉点了点头,说道:“你吃一块吧。”回过头来,和陈石星说道:“小哥,多谢你的厚意,但你也要吃的,都给了我们,这怎么成?”陈石星:“我本来也带有干粮的,还没吃完,最少可以供给三天食用。”把另一个粮袋打开给他们看,老汉这才敢放心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