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行即道,我身即法(第5/7页)

天下第一魔头,藏镜人。

肆意杀戮,血染天下,当初藏镜人和史艳文两人的恩怨纠缠,曾经是天下间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也是江湖上最不想回忆的一段历史。

那一段历史,是血色的。

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涉及了太多的人,有太多的无辜之人因此丧命。

藏镜人自现世之后,便辣手无情,无论面对的敌人是谁,都没有一丝的怜悯。

隐身令天下,现身戮万军。

天下第一魔头之名,是藏镜人杀出来的,并不是他自封的。

而史艳文只能说不愧是和藏镜人是孪生兄弟,他修儒亦修道,本是仁善的心肠,可是真正杀起人来,却也并不比藏镜人逊色太多。

白色魔头史艳文,在当年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若非史艳文的出身实在是无可指责,他自己也曾经闯荡江湖留下了偌大的好名声,天下第一魔头之位也未必就会落到藏镜人的头上。

只是纵然如此,史艳文在天下间也是毁誉参半的人物。

他和藏镜人纠缠半生,风波席卷天下,双方互不手软,生灵涂炭。

而后便是藏镜人和史艳文双双退隐江湖,史艳文还好,他自己建立了正气山庄,自任正气山庄的庄主,而且朝廷内部也挂着他的虚职,虽然他并不露面,可是一直没有被人忽视。

藏镜人却是真正的消失了,无影无踪,世间从此再无一人见到过藏镜人。

很多人都怀疑是史艳文将藏镜人杀掉了,自己也受了不可治愈的重伤,所以才慢慢的淡出朝堂和江湖。

原本的史艳文,在朝野之上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而归隐后的史艳文,似乎剩下的就只有影响力了。

看似没有差别,可是其中却天差地别。

只是没有人注意到,曾经的苗疆战神也随之销声匿迹,交趾已经安分了很久。

而远在西域的魔教,却悄无声息的换了教主,新任教主安坐西域,似乎对于中原之地没有任何的兴趣。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相互联系的,你没有发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很多猜测因为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所以从一开始人们就下意识的自己否定了那个答案。

可惜大多数人都不懂一个道理,当所有不可能的选项都去掉之后,剩下那一个选项无论多么令人不能置信,可是那就是唯一的答案。

……

兴云庄内,赵昊挥毫泼墨,公孙大娘侍立在旁,眼中充斥着好奇之色。

等赵昊停下手中的毛笔,看到公孙大娘的神色之后,才淡淡一笑,问道:“看不懂?”

公孙大娘摇摇头,道:“能看懂,但是有些奇怪,阁主所写的似乎是一首小曲?可是却没有办法按照当世的旋律进行演唱。”

“这的确是一首小曲,迥异于当世的作品,不过这首小曲青楼女子唱不来,大概也只有你能够触摸到一些精髓了。”赵昊道。

“阁主似乎并不像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公孙大娘奇怪道。

她从这首小曲上面,看到的就只是赵昊肆无忌惮的杀伐之心。

天地不公,正邪难分,以杀止杀,屠出个真假。

公孙大娘算不上一个好人,可是看着赵昊所写的这些字,却也有一些毛骨悚然。

虽然她的遭遇也称不上幸运,可是公孙大娘还是做不到像赵昊所写的那样,放手杀戮,不顾任何的后果。

在公孙大娘的心中,赵昊也不是这样的人。

赵昊虽然强大,可是一直是一种有序的强大,他有破坏规矩的能力,可是他却从来不轻易破坏规矩。

因为这个世间若是没有规矩,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并不是一件好事,即便是对于站在最巅峰的人来说,也不见得就有多大的好处。

一直以来,正道都能够压制住邪魔外道,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曲子,不是我所作的,也不是为我所作的,只是为了缅怀一些人罢了。”赵昊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

有些事情,他虽然不支持,可是却也不反对。

每个人都有他的生活方式,赵昊或许支持,或许漠视,也不会轻易否定什么。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外人根本翻阅不了。

轻易对别人的人生做出判断,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自以为聪明的聪明人,有时候尤其让人感觉厌烦。

“你知道上一任魔教教主的经历吗?”赵昊忽然问道。

公孙大娘摇摇头。

魔教行事向来神秘,魔教传人更是强大的离谱,每一次魔教传人的现世,对于江湖来说,都是一次动荡。

而对很多人来说,那都是他们不想去回忆的历史。

因为他们往往都充当了魔教传人的背景板。

在这种情况下,魔教在江湖中所留下的只有神秘和强大,至于魔教传人具体做过哪些事情,在一些有心人的故意封锁之下,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