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弥陀经(第2/2页)

一是身份问题,读书人当马夫,传出去不好。

二是照料马是个辛苦活,晚上还要起来喂料,很多讲究。太花费时间精力。

“经义都没有读好,学什么弓马武艺!”武温侯一听,眉头微微地皱了一下,似乎是对洪易要学弓马武艺很不在赞同,一口气断然拒绝了:“你先把经义读好,经义不读好,就学习武艺,不过是个莽夫而已。这事情以后不要再提,知道了么?”

“知道了。”洪易依旧没有反驳。

“好了,你去吧。吴总管,带他到账房支一百两银钱,让他备战科考。”武温侯说过这句话之后,摆摆手:“去吧。”

……

“为什么不让我学武艺,莫非是怕我考中进士之后,再入军中,立了战功,有可能封爵?我母亲有可能被封君,搅乱了侯府的规矩。”

走在回自己院子的路上,洪易闭上眼睛,长长嘘一口气。

自己若是中了进士,再入军,立战功,封爵位,母亲被封君,那么母亲的灵位立刻就会得以和“慈安君”并列。就连自己父亲在每次家族祭祀的时候,必须要上香。

这一点,太破坏侯府的规矩,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讲规矩的武温侯不能忍受的。

洪易心中猜测,这就是父亲反对自己学武的根本原因。

虽然洪易自己还只是一个秀才,离中进士,立军功,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他很有信心做到。

“我一定要自己办到,给母亲争到封君的名分,让整个侯府看一看!”洪易捏住拳头,暗暗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子岳也是武圣,更是鬼仙。但是面对他的时候,我怎么没有感觉到那么大的压力。难道是积威所致?果然,自己没有实力和底气,读书人的大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这些道理都有些虚浮!”

面对自己父亲威严的时候,洪易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实力,读书人的镇定,大义,都有些虚浮。

“如果自己是武圣,肯定敢在父亲面前据理力争。天下什么最大,道理最大。父子也可以据理力争的。就连君臣也可以据理力争!”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父亲的那些屈从道理,却是偏离了读书人的本义。可是,这些道理,我又怎么能去争?”

洪易心中想道。

皇帝有大过失,读书人要劝阻,如果皇帝反复不听,一意孤行,那么就要你退位!

这才是读书人的道理!可惜,没有实力,这些道理都不能伸张。

想着想着,洪易走回了自己的小院,关上门静静的想着,看了看桌子上,突然有点可惜那本烧掉的“武经”。

洪易的目光不由看向了烧掉武经的火盆。

“咦?那是什么!”

这不看还好,一看就发现了火盆灰烬之中暗金色的经文。

洪易走了过去,用火夹子夹起这片经文。发现这片经文竟然好像是绸卷一样,提起来一大块!极薄,上面密密麻麻全部是文字,当中是一个金色的佛像,端坐虚空之中,无数的日月星辰围绕其旋转。

这卷经文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居然火都烧不着。

洪易一看就看见了经文的名字。

《弥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