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文坛宗师(第3/3页)

“谢先生的道德文章,闻名天下,就算是当年的状元公姬常月都曾经在他的门下学习过文章,和前朝宰相李严一南一北,他在大乾坤开国的时候,象征地考了一个举人,然后就闭门研究学问,这次居然来考科举!”两个举人都震惊着。

“不止如此,听说恒州方家的那个四岁中秀才,七岁中举人的方神童也来科举了!”另外一个举人道。

“谢文渊……居然也来迎考?”洪易心中也微微一动。这个谢文渊,已经有一百零三岁,在大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是文坛大家,周朝灭亡之后,他象征性地考了一个大乾的举人,是表明自己服从大乾统治,然后就闭门做文章,学问,注解诸子圣贤的著作。这人在文坛上的地位,是和李严齐名的人物。

洪易小时候都读过他的书。(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有一百多岁还参加科举的,一百多岁的老者和十多岁的小孩一起会试。如康熙三十八年的广东顺德人黄章,还有乾隆朝的谢启祚。曾经还有诗: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坐上来。来形容百岁的人和小孩一起中举的。)

这次科举,这个文坛大豪,居然来参加?

至于两个举人口中所说的恒州方家神童,洪易也略微地听说过,是个四岁中秀才,七岁中举人的天才,今年八岁,居然要参加国家大典。

不过神童归神童,到底历练不足,而且大乾天下,文风盛行,读书的神童也不在少数,洪易并不怕抢了自己的状元走。

但是谢文渊这样的文坛大宗师,那就说不好了,毕竟威望,资历在那里,而且学问深厚,养气功夫已经接近上古圣贤,不威自刚。

“这样的人物,皇帝应该赐进士的?根本不用考,是他自己要考一考?还是皇帝没有下旨意?不过若是得中状元公,那也是文坛千古佳话了,比起皇帝赐进士,要光彩得多。”

在民间,状元公的分量,简直和社稷一般轻重。而且一般状元公犯了什么事情,朝廷都会掩盖,不追究,免得破坏文坛气运,在民间留不好形象。

“看来我得回去让玉亲王查一查,这次考试,到底有多少厉害人物?看来这次会试,非同小可!我虽然有夺魁的信心,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

洪易长长嘘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