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9章 援韩抗日与种公猪(第3/6页)

南易的筷子敲了一下刘贞拿筷子的手背,“太没眼力劲了,没看到儿子喜欢吃啊,最后一条,你也好意思跟儿子抢。”

南易说完,从汤盆里夹起最后一条汪刺鱼,放到南无为的碗里。

“我只吃了一条。”刘贞嘟嘟嘴,不满的说道。

“一共就三条汪刺鱼,盆里不是还有餐条和鲫鱼,你随便吃。”

南易做的是杂鱼煲,就是四五种不大的鱼混一块弄一个锅子,他还加了不少鱼籽和鱼鳔。

“刺儿太多,你帮我挑挑。”

南易在汤盆里挑了几个鱼鳔到自己碗里,一口一个往嘴里塞,根本不搭理刘贞。

刘贞夹了一条鲫鱼到自己的碗里,嘴里还抱怨道:“好啊,姓南的,你现在对我都懒得敷衍了是不是?”

“不要没事找事啊,你们女人不讲理那套不要使出来,别逼我让你三天饿九顿。”南易说着,指了指电视机,“演婉容的是谁?”

刘贞回过头看了看,说道:“好像叫什么历歌,姓什么我忘了,《电视连环画》上说她出国了,她老公是一个什么羙国公司的董事长。”

“你还订了《电视连环画》?”

“没有,那天在报刊亭随便买了一本。”刘贞回了一句,忽然又把话头转了回去,“不跟你东拉西扯,你先回答我,什么叫我见不得好东西?什么叫我吃相难看?”

“就是调侃一句,你不要抓着不放,国债的交易搞活了对国家有好处,你要是搞什么调剂,好处都让你们银行吃了,老百姓吃什么?金融市场就要有金融市场的样子,不要把它搞的赌场都不如。”

“你不要危言耸听,我只是提出一个想法,是不是要执行,自然要上会讨论,并且要经过上级领导批准。”

“得了,你的那一套留在你办公室就行,不要带回到家里。本来我还打算你把无为放在这里,现在看来,还是算了吧,我还是送他去纽约。”

“儿子我自己会带。”刘贞果决的说道:“你要在印度呆多久?”

“需要点时间,除了印度的事,中途我还要忙点其他的,今年可能都没什么空,最多能飞回来几次。”

“那你怎么不把儿子带去,去其他地方你不是都带着吗?”

“那边的饮食卫生很成问题,再说,无为也该读幼儿园了,他要多和同龄人在一块玩玩。”

南易又夹了几个鱼鳔,把碗里的最后一口饭扒拉掉。

刘贞笑道:“呵,我还以为你打算一直把儿子控在手里不放呢。”

“什么控不控的,我就是想多陪陪儿子。我也就半年时间不在,儿子你可给我看好了,要是出什么意外,我可不会轻饶你。”

“嘁,还用你说,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

南易在沪海呆了一个星期,给南无为亲自挑选了一个幼儿园,又观察了两天,看南无为适应的很好,南易才离开沪海,去了恵州鸡公氹。

一段时间没来鸡公氹,这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鸡公氹这里变成单纯的实验和试验基地,规模化养殖功能已经去除。

其次,这里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一块块不同的试养殖区域错落有序的规划着,山坡顶上还多了一个出水口,一条小溪沿着山坡的走势蜿蜿蜒蜒流到山坡下的小水库里。

溪流和水库的交界口,一群看起来和餐条鱼差不多,但要大上一圈的鱼儿正拼命的想要逆流而上。

“南易,弄到这些鱼种可不容易,以前不知道,原来长江刀鱼想要抓活的非常难,这种鱼非常刁钻,在水里不游直线,而是走纵向Z字形,长江边的渔民都叫他们刁鱼,水中稍有风吹草动,刀鱼就会远远游走。”

“哦,阿婶,这些鱼种花了大价钱吧?”

“运到这里平均728块5一条,这鱼抓难抓,运也难运,性子太烈了,刚被捞起来就撞渔网,扔到水桶里就撞水桶,等送上车又要撞车,一直要把它们自己的头撞扁、鳞片撞掉,简直就是一心求死。

100条能活着到这里的不到10条,等放到水里,能活下来的还不到一半。”

葛翠竹嘴里说着,心里还是在心有余悸。

“成本高一点就高一点,阿婶,这个鱼的味道你应该尝过了吧?”

“说实话,味道是不错,可我没觉得好到值得我们这么重视。”葛翠竹说道。

“呵呵,谁让它有历史沉淀,名气又大呢,将来肯定能卖上大价钱,不过啊,它顶多能排到第二,阿婶,鲥鱼呢,我怎么没见到。”

“都是大鱼。”

“哦。”南易点点头。

鲥鱼的幼鱼生活在淡水里,一般身长达到15厘米就会回到海里成长,这是一种洄游鱼类。

“南易,我们的运气不错,鱼种刚运到不久,这种鱼就进了《濒危动物红皮书》,一级野生保护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