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0章 我的国(第3/6页)

下车,帮南无为戴好来宾证,南易几人就走进了第七食堂。

正是工人开饭的时间节点,长120米,宽35米,共计4千多平方,就餐区域3400平方的食堂里,一共排着64条队伍,没有隔离窗口,饭菜都放在长条桌上。

一个食堂配一个炊事班,人数不固定,按照一个人负责600人的饭菜来分配,第七食堂的炊事班就有7个正式工作人员[厨子],其他的帮厨会在附近的村子里找。

炊事班和帮厨并不固定在一个食堂工作,而是采取流转制,随机搭配、随机调配,在厂区的食堂流转作业。

流转制执行起来虽然有不少的弊端,但却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可以让工人们定期更换一下口味,不至于吃食堂吃到想吐。

大锅饭为了烹饪方便和控制成本,不可能每天都换新鲜菜色,总有好几个菜在时令季节经常能吃到,比如现在的冬瓜和豆角,南易已经看到好几个工人见到菜盆里的这两个菜蹙眉。

“无为,看到那些皱眉的人没有?”

“看到了。”

“那些皱眉的是老员工,这里的饭菜已经吃的有点腻了,队伍里那些迫不及待往前张望的是新员工,她们对这里的饭菜还保持着新鲜。”

南无为踮着脚想看工人手里的菜盆,“喔,爸爸,我看不见菜盆里的菜,都有什么吃的啊?”

“白沙油鸭、辣椒炒肉、红烧冬瓜、清炒豆角,还有一块西瓜。”

一荤、一半荤、两素加上两个清汤,紫菜虾米汤、西红柿蛋汤,四菜两汤配水果,这是燕尾蝶服装厂食堂的标配,规制固定,汤几乎不换花样,菜色、水果常年换,不过换来换去都在粤菜和福南菜之间腾挪。

没有办法,厂里的工人几乎六成是福南人。

一开始工厂规模还不大的时候,还能东招一点,西招一点,尽量避免工厂里出现老乡小团体,可随着规模扩大,招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只能和内陆的县城劳动局进行合作,请他们负责组织往这边送工人,互利互惠。

这种模式,也是粤省现在招工的主要模式,特别是深甽,个人名义想进入特区还是比较难的,进入难,想站住脚就更难。

“没有了?”

“还有单打菜蛇羹。”

工人伙食费一天扣一块钱,菜量固定,主食敞开吃,这是福利餐,因为以人为本,不管是肉类还是蔬菜都是采购优质品,而不是挑些下脚料,所以每个月工厂还要给每个工人贴补15-25元不等。

除了福利餐,食堂不定时的会提供单打菜,限量供应、价格不菲。

“我要吃。”

“看运气,等轮到我们不一定还有。”

来宾证在食堂并没有插队的特权,想搞微服私访、暗中调查这一套那就乖乖的守规矩,不然就去厂区招待客户的会宾楼,那里所有工作人员都围着来宾转,可以充分的享受特权。

等了六七分钟,终于轮到南易几人打菜,端着托盘式饭盆上前,把饭盆往前一递,说一句“四两”,打菜工麻溜的打好菜,又铲了两方块饭到菜盆里,把饭盆递回给南易的同时,还瞄了一下他胸口来宾证的编号。

蛇羹已经没了,南易接过托盘,捧着站到边上,等着南无为也打好饭菜,就带着他找了一个角落里的空位坐下。

看着南无为尝过饭菜后,南易就问他好不好吃。

“爸爸,没有你做的好,但比妈妈做的好吃,妈妈做菜一直很难吃,还不许别人说。”

“你妈知道她自己做的难吃,也知道我们知道她做的难吃,但她还是要说自己做的好吃,谁敢说她做的难吃她就会削谁,法律和道德要求我们说实话,但是独裁分子刘贞不会允许我们说她的坏实话,为了避免打击报复,你还是忍着。”

“可是为什么呢?”

“你妈妈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好妈妈的形象,架在天上下不来了,一个好妈妈肯定得有好厨艺,可惜她没有。你妈本没有厨艺,只要夸的多了,自然就有了好厨艺。”

“大人的世界好复杂,爸爸,吃完饭我们做什么?”

南易咬了一口冬瓜,说道:“先去房间换身衣服,然后带你去溜冰。”

“好哦。”

南易吃的很快,当南无为刚吃了一半,他就已经吃完了。

掏出手绢抹了抹嘴,又把手擦拭了一下,南易站起身就走到挂意见簿的墙壁处,摘下意见簿,翻看了一下,挂回钉在墙壁上的挂钩上,抬头看了看闭路电视,复又走回座位。

等南无为吃完,南易就带着他走出食堂,一眼就看到了穿着女职业套装,时髦中还保留着一丝乡土气的郑曼丽秘书。

郑曼丽看到南易一行,眼中的惊异一闪而逝,挂上笑容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