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5章 兵营(第4/6页)

四支小队负责贴身保护南易的安全,先遣排隐于暗处,驻地、安全屋都由他们自行寻找,轻易不会出动他们,一旦出动就说明有了烂摊子。

南易在跑步的时候,四个小队分别抽出一个人在劳动模范公寓附近探店,苏修虽然现在物质供应紧张,可那是对普通人而言,七姐妹里把莫斯科大学撇除掉,剩下的六姐妹只是生活水准稍有下降,尚不需要担心基本供应问题。

劳动模范公寓附近,菜色丰富的餐厅依然开业,大门不开,给人一种已经关门假象的各种店铺依然在营业,顾客络绎不绝,只是从不走正门。

晨练结束,南易来到边上的一家餐厅,点了一瓶友谊牛奶、两个水煮蛋、牛奶大米粥、抹了苹果酱的三明治、立陶宛灌肠,还有一杯加了柠檬片的红茶。

吃着早餐,喝着红茶,南易翻阅着手里的《消息报》,一张报纸将要看完的时候,阿列克谢坐到了他的对面。

看完了最后一点内容,南易收掉报纸,端起红茶向阿列克谢示意了一下,“来一杯?”

“BOSS,我已经吃过早餐。”

“可惜了,这里的红茶不错,下次一定要尝尝。”南易呷了一口,放下茶杯,“跟我说说苏修的商标法和专利法。”

与在东德长大的伊莲娜不同,阿列克谢从小在苏修境内长大,大学的时候就读的是莫斯科国立法律大学,对苏修的法律非常精通。

“BOSS,苏修并没有完善的商标法和专利法,在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国有的,执行的是计划经济,品牌对苏修商品来说只是一个用来区分的标识,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嗯哼,假设我要仿冒一个国外品牌,比如说土耳其的牌子,我会遇到什么麻烦?”

阿列克谢想也不想的说道:“需要付出一点钱。”

南易点点头,“明白了,从今天开始,我在莫斯科期间,你跟着我。”

“是。”

吃完早餐,南易回楼上处理了一下邮件,接着由阿列克谢带路,一行人去了莫斯科地铁的共青团站。

共青团站位于莫斯科最繁忙的铁路枢纽下方,是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地铁站,1951年,车站设计师帕维尔和阿列克谢重名者凭借该车站的设计获得了斯大林奖。

1958年布鲁塞尔的博览会上,共青团站被授予了大奖。

共青团站的大厅,巴洛克式的穹顶上绘有大型马赛克壁画,此外,这些马赛克的壁画之中还嵌有镀金的深蓝色石块,描绘着自古以来这个民族的战斗武器。领导人画像与胜利的勋章也在车站中随处可见,镌刻着斯大林时期的历史顶峰。

车站的装饰,南易只是简单的浏览了一下,没一会,他和校花几人就来到墙上挂着的地铁线路示意图旁,从交通图的角度研究莫斯科这个城市。

研究了一通,一行人登上了地铁。

在莫斯科的第二天、第三天以及第四天,南易一行人都泡在地铁上,每一条线路都坐了一遍,每一个站点都出站摸索了一遍,每个人都绘制了一张自己的莫斯科地下交通图。

第五天早上,一帮人凑在一起,把自己的发现、心得和其他人沟通了一番,最终,融合出一张最优的地下交通图。

地下跑完,一行人又用了八天时间,把莫斯科的每一条街道都走了一遍,沿途的建筑、不引人瞩目的小路一一标记下来。

接着,南易自己驾车花了两天时间把整个莫斯科又跑了一遍,加深记忆之后,歇了一天,南易才把精力放到正经业务上。

9月18日,南易到莫斯科已经半个月出头,他才把瓦西里叫到了劳动模范公寓。

给瓦西里倒上一杯茶,南易问道:“地方找得怎么样了?”

“先生,斯莫伦斯基找到一个不错的地方,在莫斯科市的东南部,靠近郊区小火车站不远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属于第3近卫师第358团的莫丹兵营。

兵营里面有两栋五层高的宿舍楼,每栋建筑都是按照可以住下一个团的人规模建造……”

“等等。”南易打断瓦西里,问道:“第3近卫师是摩托化步兵师?”

“是的。”

“第358团是什么团?”

“步兵战斗车团。”

“就是说每栋楼可以住下2400人左右?”

“差不多是2600人的标准。”

“喔,继续。”

“好的。”瓦西里点点头,继续说道:“莫丹兵营里面还有停靠卡车、装甲车、坦克、高炮、防空导弹的车库和仓库,这些地方可以用来存放货物。

另外还有大大小小17栋办公楼、训练场、靶场等等,两栋宿舍和所有仓库以及办公楼都可以对外租赁,训练场和靶场不行,第358团要留着平时训练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