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冰岛Style(第3/4页)

不小心沾到白菜汤汁的可以列为二等品,沾到红烧肉汤汁的可以列为一等品,掉进厕所又捞出来接着用的,那就不得了了,完全可以列为稀世珍品,不炒到10万元以上,只能说你们非常失败,根本没把经济学明白。”

严肃的课堂被南易搞成了单口相声,学生们几分钟就要大笑一次,一个个不是把肚子笑痛,就是笑成肝颤。

为了不让学生们笑出病来,接下去的内容,南易稍微往刻板的方向挪了挪。

“渔业私有化之后,冰岛的渔民迎来了美好时代,不少渔民把配额一卖,凭空得到大笔的财富,而其中早期做得比较好的渔民,一夜之间便成了千万富翁。

突如其来的财富,改变了冰岛的整个社会,全世界的人都一样,一旦财富自由,都舍得往自己的孩子身上砸钱,让孩子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

所以,七十年代之后,冰岛的新生代大部分经过高等教育,甚至博士的教育都达到普及的程度,毕竟人口少,到今年才堪堪突破30万,某个人某天拉稀,都会导致冰岛人的平均体重往下降几个点。

高等教育的普及又引出一个新问题,冰岛就那么点,没有多少工矿企业,也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总不能让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全部回到船上捕鱼。

而在此之前,渔业私有化让冰岛人见识到了金融的魅力,只是制定一个规则,就能无中生有,于是,冰岛大部分人有了一个共识,让有文化的年轻人去搞金融,毕竟金融可以不限于狭小的冰岛。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冰岛人的祖先维京人体内本就富含冒险因子,搞金融就是冒险,冰岛人真是不要太适合搞金融。”

南易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名字“戴维·奥德森”,并在名字下面画了一道横线,“戴维·奥德森,年轻的时候非常迷恋《自由经济学》,秉承经济自由主义,倡导经济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不要做任何干预。

奥德森在1976年于冰岛大学法学系毕业,随即从政,他于1982-1991年间任雷克雅未克市市长,之后任冰岛总理,在政治主张上,他反对欧盟,主张融入北约,是美帝国主义的铁杆粉丝。

自从他上台,他就把整个冰岛当成了实验对象,实验他一直迷恋的自由经济学,把为数不多的工业私有化,并在四年前,把银行也给私有化。”

南易指了指黑板上最开始写下的三家银行的名字,“三年前,也就是2003年,冰岛银行、新克伊普辛银行、新冰岛国民银行这三家银行开始进入华尔街,管理层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高盛、摩根的银行家们,坐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抽着雪茄,喝着咖啡,大谈世界经济。

据我所知,2000年之前,冰岛的大学里,教授金融知识的老师群体,大多只是在学校里汲取到的知识,肚子里的知识储备相当之丰富,比如说到计划经济,他们可以从十几个大点,数百个小点,头头是道地讲解计划经济的理论和运行原理,但你要是问他们供销社几点开门,商品大概是怎么陈列的,他们会摇摇头,坦率地告诉你不知道。

比较新的知识点,大多都是引进哈佛商学院里总结的商业案例,引进的方式里面,有一种叫层层外包,实际在一线负责收集和总结的人员其实是哈佛的学生。

我侄女曾经做过这种外包,挺挣钱的,一个暑假可以挣2000多美元……啊,对了,我侄女是学化学的。”

再次喧闹!

“上面一段只是玩笑,我只是想让你们清楚,冰岛银行的金融精英不能和华尔街的相提并论,一个是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一个是拐了三四道弯学习前者总结出来的理论。

如同我和你们当中的某些同学坐在一起,喝着龙井,热热闹闹地探讨扮演南易的技巧,也许会有同学点评我的演技,啊,南老师你的表演太生涩,说话时的眼神不对,南易的眼神应该是这样的……”

“哈哈哈,哎呀,不行了,我不能再笑了,哈哈哈……”

“南老师不去说相声可惜了。”

“南老师要是说相声,我天天去捧场。”

“……”

“和华尔街大佬搭上线后,冰岛精英们犹如醍醐灌顶般取到了真经,哇哦,原来搞金融就是搞投机啊,大彻大悟的精英们回到冰岛就开始鼓吹他们认知中的华尔街模式,并喊出把冰岛打造成欧洲金融中心的口号。

口号很大,也挺鼓舞人心,但精英就是精英,他们其实心知肚明冰岛没法和华尔街比较,很多业务华尔街可以做,冰岛却不行,所以,不管冰岛的银行提供的服务听着多天花乱坠,它们的核心业务其实就是避税。

避税绝对是欧洲不少富人的刚需,而冰岛之所以能从众多避税天堂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冰岛的银行与华尔街的投行有战略合作协议,不管冰岛的银行钱从哪里来,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流入华尔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