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回 迁怒迷人蛟龙泄恨 法师收妖当场出丑(第2/4页)

光阴易过,转眼儿,仙赐已过十岁,孙杰夫妇便请个有名的先生,教他读书。仙赐是天赐聪明,不消说是一目数行,闻一知十的了。读到十四岁上,已把古今史册和许多名人典籍,装满了一肚子。一时传说开去,就近地方都知孙杰家孩子是天生仙种,生有奇才。早有州官风氏,闻名来聘。孙杰因仙赐尚在童稚,不肯放他出去,向州官面前再三恳辞。不料州官和仙赐谈了一回,已知他是真有才学的人,必欲请去帮忙,因对孙杰笑道:“老先生还把公子当作小孩子么?他年纪虽小,可知才学渊深,决不是寻常成年长者可比。此去相助下官,掌司案牍,必能造福地方,为民除害。等过一二年,下官还要保举入朝,方可展布他的奇才哩!”孙杰没奈何,和妻子商量过了,只得答应州官,着仙赐跟去,伺候长官。

州官大喜,和仙赐一同回任。凡是地方上一应重要政事,都咨询仙赐,然后施行。仙赐感他相知之意,也遇事尽心,言无不荆,不上一年,州政为之一新,人民无不感颂,州官更是喜悦。后来果然把仙赐保举为下大夫之职。那时仙赐还不满二十岁,少年英俊,朝野称扬,便有许多达官贵人,生有女儿的,都央人说媒,愿配婚姻。仙赐少年老成,既然身列朝班,时时只以国事为念,又因自己年轻,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对于说媒之人,概以未敢擅专,须请命父母为辞。后来有个上大夫伯皋,因深爱仙赐,一定要把自己次女许配与他。仙赐仍诿在父母身上。伯皋竟自上门亲见孙杰夫妇,面求允婚。孙杰夫妇也久闻伯皋两位小姐都有才德,既然如此俯就,焉有推却之理,自然一口允许下来,仙赐也不敢再说甚的。当下双方议定,准来年三月中迎娶。

不料这年冬间,伯皋的次女名叫蕙儿的,因在花园中看家人们摘取腊梅,猛见篱外有个少年男子,隔着篱笆空隙处,尽向内望,蕙儿心中不悦,便想回宅,正待举步,猛觉得眼前一阵青光,耀得她双目缭乱,立时神智不清,仆在地上。幸得左右扶持的仆女丫头,将她拉了起来,大声呼喊,那蕙姑竟似发了疯狂一般,口口声声只要望园外奔去,也不晓哪里来的气力,三四个妇女拼命也拉不住她。一阵慌乱,早惊动里面众人。伯皋恰好下朝,闻此异事,急忙和夫人古氏并长女菊姑,一同带了全班男女佣人,赶到花园。正见蕙姑和一班人怒目相持,弄得婢妇们筋疲力荆蕙姑自己也是衣衫扯破,头发散乱,很不成个模样。兼之两目直视,口喷唾沫,满口子乱嚷乱叫,胡言怪语。见了父母,也不知羞惧,仍旧扎挣着要出园去。

古氏见此情形,十分伤心,急得上前抱住蕙姑,带哭带叫的说:“我的儿,你是怎么了?这不要了你娘的命么?”伯皋知她必是遇了邪祟,便也不问青红皂白,走近身去,举手就打了她几个耳刮子,大喝道:“什么妖人,敢在此作祟?也不打听打听我伯大夫世代忠良,与人无过,对天无忤,上界仙神未尝轻视于我,何况小小妖魔,敢如此无礼!再不速去,我必请命仙凡两界帝君,处尔严刑!那时你可悔之太晚了!”这话一出,果然蕙姑不似头先那样胡闹了。看她一言不发,拔步就行。

大众跟住了她。她进了宅门,迳回自己卧房,仍旧不言不语,直挺挺地坐在床上,神色之间兀是一副邪气。伯皋夫妻也无可如何,只得请了许多著名的医生,替她诊治,有说邪入心经,恐成狂病的;有说痰迷心窍,痰清即愈。有的说得大致相合的;有说的完全相反。伯皋请他们每人开了一个方子,所用的药,也有同有异,究不晓得谁是谁非,谁用得谁用不得!那蕙姑却只是冷笑,总不说话。

古氏主张拜祷天地,把许多方子摆在一处,请伯皋虔诚叩祝。祝毕,随便抽取一张,算是一个望天打封之意。伯皋委实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只得照她这个办法,抽出一张药方,急忙差人买了药,煎好了,着蕙姑喝下去。蕙姑接了药,大笑一声,忽然变作男子口音,大声道:“你们真是混帐,世上庸医开的方子,那怕千剂万剂,怎能治得小姊的病!再说小姊身子好好的,也没有什么毛病。不信,可请个懂得脉理的医生来,着他细细诊上一诊,我这脉气,可是有病的样子?可笑你们请来的全是一班酒囊饭袋,只有骗钱杀人的本领。”

说着,将热腾腾的药,倾在身边一个面盆内,可煞作怪,明明一小碗药,给她这一倾,就倾满了面盆。高出一个顶来,顶峰尖削,渐下渐大,接于盆口,宛然成个塔形。众人都骇然。伯皋气愤不过,恨恨地说道:“我伯皋虽无好处及人,自问无大过恶,为甚这等邪魔偏会找到我来!”说时,不觉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