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回 攻异端文公黜道教 降霖雨湘子显神通(第3/4页)

韩愈不觉仰天大叹道:“妖人作祟,总是我德薄无能之故,也是我韩氏家运太蹇。好好的子侄,竟被妖精引坏。事已至此,可问你这奴才,如今打算怎样?要是深信妖人,一定要趋入异端,与其将来流毒中原,贻祸后学,的确还是早早请你出去为是。我既不敢留你在家,为名教之罪人,祖宗之叛子,也不忍由我叔子之手,将你送去有司衙门惩治,或将你驱逐到夷狄之外去。好在你有仙师提拔,本来预备出家,还是请你自便吧。倘使你心目中还有我这个叔父和你的父母、祖宗,就该听我方才教训你的话,赶紧把心思摆正,神智弄清,再休讲那些邪说妄行,好好读圣贤的经传,那便是我韩氏祖宗的好子孙,是我神明华夏的好百姓。将来应试成名,荣耀祖宗,还是小事,我还望你能够助成我这番翊圣卫道的大事业咧。是非去取,你自己审择而行吧。”说了这话,也不再取那信,气吁吁地走了。

湘子当夜草成一封长禀,内述自己修道之志,并望将来叔父也能及早回头,免堕浩劫。情词异常恳切。写好之后,放在书室中,自己却悄悄地离了家门,竟去嵩山修道去了。这边韩愈将湘子一顿痛斥,回到内宅,还是怒气不息。他夫人问起缘由,韩愈把这事大略地说了一番。夫人不觉埋怨道:“大伯去世,大房只此一子,大姆爱如珍宝。从前大伯骂他几句,大姆还要啼啼哭哭地闹个不休。如今你将他这般训斥,这孩子有些呆性,他在这两年中,和那位吕师父,真是顷刻不离,万分亲热。每逢放学回来,见了人,常论说他这位师父真是大罗天仙,说得那么有神通,那么好学问。自己从他读书,将来稳稳也可成仙。还说什么叔父虽然有功儒教,但他前生乃是灵霄殿上有职的仙人,将来少不得仍要归入道门。到了那时,还得他来引你入道呢。这等话,我们是听得很久了。大家都当他是孩子的话,哪个去理会他?直到今年以来,才见他有许多事情,确实做得奇怪。他会平地升空,游行云雾之中;又能钻身入地,瞬息不见。据说,这些都是那位师父传授他的。可这算不得什么,不过是神仙的一种小玩艺儿罢了。于真正性命之学,和不老长生之术,金丹大道之用,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夫人说到这里,把个韩愈听得更加着急顿足拍案起来,反把夫人训斥了一顿,说她不该隐匿至今,养成他的劣性。这一顿骂,倒把夫人要劝的话堵得说不下去了。韩愈心中想道,这孩子年纪究竟还小,受了这顿教训,好在他那师父又走了,今后还得我自己费些精神,好好管教一番才好。自己沉思了一会儿,因有公事,便出去了。去不多时,忽得湘子出家的消息,这才把他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忙赶回家门。家中已经闹得沸反盈天了。

此时的韩愈,几乎成为全家的矢的,弄得一位辅翼名教文起八代的一朝大儒,除挨讥受责、唉声叹气之外,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从此韩氏一家,便时时陷于悲戚忧苦之境。

直到三年之后,湘子托了一个乡人,寄回一封家信,大家才把重重的忧云,稍许拨开了些。再过十余年,湘子得云房先生传赐《天罡美汇》一书,揣摩简炼,五年而通其大意。适吕祖降临嵩山,命他下山点化叔父。湘子道装打扮,驾云到了京师,回家拜母徐夫人。夫人见了湘子,宛如天上掉下一个活宝。湘子跪进丹药,母婶各一。此时两位夫人都已五十余岁,衰弱多病,自服此丹,精神转健,比年轻时更好。湘子见了叔父,韩愈还是一派盛气,问他在外学了些什么?湘子大略说了几句。韩愈大怒,命人把他道衣剥了。湘子绝不抵挡,由他们用力剥卸。不料那件道袍好似生在皮外,粘附身体一般。剥了半天,连带子也解不下来。正在大吵,忽报圣旨下来,乃是天子因亢旱病民,派韩愈前去社稷坛祈雨。韩愈不敢迟延,衣冠而去。湘子笑对母、婶说:“叔父这样求雨,便求个三年五载,也弄不到一些雨水。”婶母却信他的道法,因说:“好侄子,既这么说,侄子可去帮助叔父,作些功德,也叫你叔叔可以相信你的道法,莫再和你作对,可不是好。”湘子摇头笑道:“帮助叔父是侄子应份之事。若说要叔父信道,那却说得太早。据我看来,至少还得十年八载咧。”说毕一扭身,身影俱杳。

那韩愈正在坛上,一秉虔诚,求天叩地,希冀早降甘霖。不料,从早晨求到午后,不但雨水不见一滴,连黑云也不曾见过一片。依旧是火伞高张,阳威炙体。心中正在焦躁,忽见一个龌龊道人行而来,立在台下,向韩愈讪笑不已。韩愈心中正没好气,立命把这道人抓来。两旁兵役一声答应,将道人捉上台去。韩愈问他甚事好笑。道人笑道:“贫道不笑别的,笑大人只能为官,连求雨的本领都不曾学得。岂不可笑?”韩愈怒道:“你是哪里来的野道人?竟敢当面讥诮老夫。你既口出狂言,莫非你倒能够求雨么?”道人昂然说道:“自己不会,怎敢笑人?”韩愈便命他试法。要是试得不验,立刻抓去斩首。道人一笑,也不奏表,也不书符,只用宝剑一指,连呼几声“雷电之神安在”,忽听得半空中有人问道:“法师见召,有何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