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七 怎堪骤雨狂风(第5/12页)

这十一名汉子分出四个门派,除了三个邪派外,竟然还有一人来自一个正道小派重楼派。据说邪门十六派在半月前联成一气,要同心协力捉一名道德宗弟子回去。他们这三个小派因为距离此地最近,是以派弟子往益州潜伏,先行打探。结果诸派各不服气,又见纪若尘道行低微,于是立功心切,本是打探消息的人马,竟就一哄而上,动手抢人。

其中一人还道他们本被严命不得轻举妄动,邪门真正要来对付纪若尘的另有一人,杀招乃是苦肉计。

“苦肉计?”纪若尘听后失笑道:“那就没有美人计吗?”

那人显然有些木讷,还认真想了半天,方摇头道:“这倒没听说过。”

至于那重楼派的弟子倒是有骨气得多,纪若尘在他身上用了无数手段,也未能挖出一个字来,只得罢了。

纪若尘见再也问不出什么来,这才抬头看看天色,天边隐现鱼肚白,已是黎明时分。

他在众人脸上一个一个地看过去,最后在那重楼派的弟子脸上停留足足一刻,才轻轻叹一口气,道:“我本有心饶了你们,奈何你们当中有人要置我于死。以德报怨,非我本性,你们……且都轮回去吧。”

跃动着的熊熊大火,将纪若尘的脸映得忽明忽暗。他脸上微露的笑意从没变过,就似生就了这样一副表情。

火势很猛,赤红的火舌中又透着明黄。大火中隐隐可见十余具尸体,但在这奇异的火焰中,本来极难烧尽的尸体转眼间就化成灰烬。

待得尸身炼尽,明火即自行熄灭,如有灵性,地面上只余一片焦黑。

纪若尘从怀中摸出一个紫晶小盒,轻轻打开。盒盖一启,柔和珠光立刻将他英挺的面容映得更加柔润了。这颗夜明珠除了价值连城外,其实并无多大用处。即算是要打制成法宝,除了要有鬼斧神工之匠主持外,尚得耗去以十年计的时光。

真人初赐他这件宝贝时,纪若尘尚不明白它的用途,在他看来,与其给他这个既不能攻敌,也不能护身的夜明珠,倒还不来上几张咒符实在。但如今他明白了。

纪若尘摇了摇头,将夜明珠收起,提起身边的一个大包袱,背在背上,掉头向益州方向行去。包袱中匡当作响,都是纪若尘自各人身上搜出的法宝器物。只是他刚刚行出数丈,猛然一阵头晕眼花,喷出一口鲜血,一头栽倒在地。

他挣扎着站起,知道刚才激战虽短,但其实己受伤不轻,那老者的木杖也属不错的法宝,解离后所得的灵气也令他难以尽数消化。此刻新创旧伤,不过是一起发作而已。他定了定神,默运三清气,缓缓平抑了经脉中乱窜的灵气,这才站起,慢慢向黑风林外走去。

此去益州城不过百余里路途,但纪若尘足足走了半月有余。

当他从益州城穿城而过时,不光旧伤尽去,背后的大包袱也不见了。数十件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法宝,都化作了他进补之物。

剑南道多山陵,出了益州城后,纪若尘没沿着官道走,而是直接向北,再一次扎进了茫茫群山之中。

蜀地山灵水秀,其山多有泉瀑,地脉纵横,穿行群峰之间,别有一番享受。纪若尘认好了方位,一边在溪边林间穿行,一边全神贯注地调理着体内数十股性质各异、冲突不休的灵气。

忽然间,纪若尘眼前一亮,原来已穿出密林,来到一片开阔地上。此地背靠青山,前临深渊,清溪环绕,花树丛生,实是一块难得的清幽好地。

只是此等妙地,每有奇事发生。

纪若尘方自在感叹此地地气汇聚,灵气四溢之际,眼前忽然青影一闪,紧接着一个温软的身体猛然撞入他怀中,将他仰天撞翻在地。纪若尘受此一震,经脉中本已渐渐理顺的灵气立时又乱成了一团。就在纪若尘摔得头晕眼花、七荤八素之际,怀中之人又是一声痛呼,双手撑在纪若尘胸腹之间,强行站了起来。

听那声痛呼实是又糯又软,如水般柔,但那一撞一撑之力可都不小,绝非寻常女子所能有。而且与她每一下接触,纪若尘体内灵气都会大跳几下,惟有三清气不为之所动。也幸亏如此,纪若尘才未有当场喷血,但也经脉如绞,痛得脸色惨白。

说也奇怪,那女子才离开他身体,纪若尘体内燥动不休的灵气立刻安静了许多。他腰腹微一运力,闪电般弹了起来,左手拇指已然扣在了玄心戒上。

但在看清了那女子的容貌时,纪若尘当即大吃一惊!

她看上将将二十左右年纪,身着青色长裙,除此之外,并无多余装饰。但她已不需要任何装饰。

乍看上去,她竟与顾清有六七分相似!但纪若尘细细看去时,才发现两人其实截然不同。顾清如苍天白云,高洁孤远,有天地之气,全无一分一毫女儿之态。然而她恰恰是另一个极端,其柔如水,感觉不到一丝锋芒,只会令人心生怜意。这青衣女孩,已将世间女子的温柔诠释到了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