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四 纵横(第6/6页)

采薇沉默片刻,摆了摆手,道:“寻石将军,此事并无实据,不必再提了。先清点好士卒伤亡,再禀告上去,就说妖皇向西北方去了。”

寻石忽然想起一事,惊道:“西北?那不是我宫禁地所在吗?”

采薇淡淡一笑,道:“正是。”

海底大变骤生,纪若尘一时措手不及,也被卷向妖皇翼轩的方向,全仗着顾清一把拉住,才没有露了形踪。被翼轩妖气一激,文王山河鼎又自他玄窍中降下,意欲透体而出。看它那光芒四射的样子,似是想与翼轩的涛涛妖气好好较量一番。

文王山河鼎意气风发,可把纪若尘吓了个魂飞天外。他就算再不知天高地厚,也不会愿意在此时去与妖皇为敌。

顾清见形势不妙,急忙按住纪若尘顶心,度过真元,若天降甘霖,慢慢浇熄了文王山河鼎的熊熊青焰,才令它安定下来,重新回到纪若尘的玄窍之内。好在妖皇翼轩早已远去,而东海水军又乱成一团,根本无人注意这边,二人才得以平安离去。

纪若尘与顾清加速潜行,转眼间已行出十余里去。然而见过了翼轩那惊天动地的一击后,纪若尘心中越来越难以平静,似是有一股无名的火焰在熊熊燃烧。道典有云,修道之士道行大成之时,可乘风驭云,日行千里,移山填海,无所不能。纪若尘每当看到这些时,只当是些神话传说,很有夸张失实之处,从未怎么往心里去过。道德宗几位真人均可说是修道界的泰山北斗,纪若尘日夕相处下来,可没觉得他们有如此威力。就是那行将飞升的紫微真人,在他记忆中也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中年道长而已。

想着想着,纪若尘心底不知从何处冒起一股争雄之心,就似天下万物,本来就该当臣伏在他身前一样。

顾清无声无息地在水中穿行,速度不知比寻常水族快了多少。她忽然发觉纪若尘的速度不知何时慢了下来,已落在自己身后。待她转头望去时,不由得吃了一惊。

纪若尘满面青气,眼中遍布血丝,偶尔会有一缕杀气闪过。他通体火热,炙得周围的海水都腾腾冒出水汽。

“若尘,你怎么了?”

纪若尘停了下来,艰难地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鼎……我快要压不住了!”

顾清吃了一惊,再给纪若尘度过一缕真元,助他将文王山河鼎安定下来。鼎定之后,纪若尘长出了一口气,已是有些虚弱,道:“今晚也不知是怎么了,这个鼎总是想要出来。”

顾清皱眉道:“若尘,你这个鼎极具灵性,必定是件大有来历之物。可是你现在道行还远不足以驾驭此鼎,能不用的话就尽量不要用它,免得它灵性尽复后,反过头来控制了你的神识。”

纪若尘点了点头。他熟读道典,知道如果修道之士所用法宝过于强大,则有可能反过来为法宝所控制,成为所谓‘器奴’,下场悲惨无比。

不过有一件事纪若尘并没有告诉顾清,其实他已然感觉到文王山河鼎为何定要透体而出。东海水族众多,这些水族和妖族多少有些沾亲带故,因此东海中到处都是丝丝缕缕的妖气。这些妖气本来既淡且弱,放在平时也就没什么事了,可是现在文王山河鼎被妖皇翼轩的妖气一激,似已从沉睡中醒来,虽然刚才被顾清安抚了下去,但现在又开始蠢蠢欲动,虎视眈眈地搜寻着四周的妖气,准备一一吞而炼之。

对于文王山河鼎的这个意思,其实纪若尘倒是颇为赞同的。文王山河鼎初次炼化东海将军和数名水卒时,他就已发觉其中有一小部分灵气转成了自身的真元。如此一来,等如除了解离诀之外,他又有了一个可以迅速增强道行的方法。何况文王山河鼎越来越燥动不安,就如一个久已饥饿的野兽闻到了血腥气一样,总是靠顾清相助压制也不是长久之计。

就在此时,忽然一道滚烫之极的水流从斜下方喷来,目标直指纪若尘。这一道沸水非是凡水,若是放在陆上,热度已可将木材瞬间点燃。如果被这道水流喷中,纪若尘至少也得是个半熟。

不过沸水热是热了,偷袭的角度时机却不怎么样,根本难不住纪若尘。他向旁边略略一闪,已让过了沸流。

但是沸流中充斥着一道强大而又蛮横的妖气。

还未等纪若尘反应过来,海中已是一片青光闪烁,文王山河鼎高悬海中,鼎中落下一道青光,罩住了下方一只巨大的玄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