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回 败群魔 莽汉盗天书 记前因 天灵怜故剑(第5/7页)

三人又在庙中住了两年,曼娘见罗、萧二人各按因空师太传授的道书用功,一天比一天精进。再看柬帖上日期,还有三年才到开视日期。因师父嘱咐,不到日期开视,便显不出字来,虽然心急,不敢冒昧开视。又加上罗、萧二人用功益勤,自己不便老寻二人作长谈,闲中无聊,未免静极思动,便想下山游玩一番。偏赶上罗、萧二人功候将成,俱都入定。曼娘也未通知二人,径自一人留了封书,独自离了玄女庙,下了岷山,到处游览山水,偶然也管几件不平之事。有一次由四川到云贵去,在昆明湖边遇见一个多年不见的女友,谈起浙江缙云县仙都山旁的鼎湖峰新近出了一个妖龙,甚是猖獗。曼娘久闻鼎湖峰介于仙都、步虚两山中间,笔立于寻,四无攀援,除了有道之人,凡人休想上去。峰顶有一湖,名叫鼎湖,乃是当年黄帝飞升之所,鼎湖峰之名,便由此而得。心想:“我左右无事,何不去看一看这黄帝升仙的圣迹?就便能将妖龙除去,也是一件功德。”想到这里,便别了那个女友,转道往浙江进发。

这日行至闽浙交界的仙霞岭,那峰横亘闽浙交界,与江西相连,冈岭起伏,其长不下千里。山有五分之四属于浙境,五分之一为福建所辖。山中岩谷幽奇,不少仙灵窟宅。曼娘行过仙霞关,正值秋深日暮,满山枫林映紫,与余霞争辉。空山寂寂,四无人声,时闻泉响,与归林倦鸟互相酬唱,越显得秋高气爽,风物幽丽。曼娘忽然想取些泉水来饮,偏偏只听泉声,不见水源,便循声往前行走。转过两个岩角,还未看见溪涧,又往前走了一段,忽听路旁荒草堆中寨饵作响。曼娘好奇,恐有什么野兽潜伏草内,便取出宝剑,拨开那丛荒草一看,原来里面有一条长蛇和一只大龟正在交合。此时曼娘剑术虽未练到身与剑合,飞行绝迹,可是那柄宝剑已能发能收,取人首级于十里之外。这还未炼成气候的龟、蛇如何禁受得起,被曼娘无心中这一拨,竟将龟、蛇的头双双削落在地。曼娘因那蛇是一条赤红有角的毒蛇,乐得替人除害,并未在意,仍去寻那泉源。走不几步,猛觉身上有些困倦,神思昏昏,心中很不宁静,恨不能寻一个僻静处睡上一觉才好。

正在寻思,忽见前面树林中有青光在那里闪动。悄悄近前一看,那青光如龙蛇一般,正婉蜒着从林中退去。曼娘不舍,跟踪追过树林,便见迎面有一个崖洞。那道青光一落地,便现出一个七八寸高的赤身小人,往洞中跑了进去。曼娘猜是深山中得道精灵所炼的金丹,如何肯轻易放过。恐把那东西惊动逃走,屏气凝神,轻脚轻手掩到洞旁。往里面一看,那崖洞只有丈许方圆深广,并没有退路。洞当中盘石上面,坐定一个五柳长髯、眉清目秀的矮小道人,身高不满三尺。这时那青光中的小人已经飞上道人头顶,眼看道人命门上倏地冒起一股白烟,滋溜溜将那小人吸收到命门内去了。曼娘见那道人虽然长得与人一般无二,可是身材瘦小得出奇,又加上所见小人的情形均和普通修道人修炼元神不一样,定是什么得道精灵。可惜自己来迟了一步,被那小人逃回了巢穴。再一看道人,仍然入定未醒,不由又起了希冀之想。打算掩到道人打坐的盘石后面潜伏,等他的元神二次出现,便将他躯壳搬开,使小人迷了归路,回不得躯壳,再用宝剑吓他,盘问他的根抵,以定去取。主意打定,便趁道人闭目凝神之际,轻轻掩到他的身后,且喜道人丝毫没有觉察。在石后埋伏了一会,身上越觉软绵绵的,心内发烧,不大好受。正有些不耐烦,猛听道人头上响了一声,冒出一股白烟。先前那个小人,从道人命门内二次现身出来,化道青光,仍往外面飞去。曼娘算计小人去远,便起身走到前面,越看那道人形状,越觉可疑。曼娘艺高人胆大,也未暇计及利害,一面拔出手中剑以防万一,伸出左手,想将道人身躯夹起,藏到别处去。先以为那道人矮小身轻,还不一夹便起,并没有怎么用力。及至夹了一下,未将道人夹起,才觉有点惊异。单臂用力再夹,道人仍是坐在那里,丝毫未动。惹得曼娘性起,不但不知难而退,反将剑还匣,将两手插入道人胁下,用尽平生之力往上一提,仍是如蜻蜒撼石柱一般。正打算用力再提,忽见脑后青光一闪,连忙回身一看,适才飞出去的那道青光业已飞回。曼娘猛地心中一动,急忙舍了道人,拔出匣中宝剑迎上前去,想将那小人擒住。那小人见曼娘举剑迎来,并不避让,反带着那道青光迎上前来,飞离曼娘丈许以外,便觉寒气逼人。曼娘才知不好,忙运一口真气,将手一扬,手中剑化成一道白光飞将出去。只见自己飞剑和那青光才绞得一绞,猛觉神思一阵昏迷,迷惘中好似被人拦腰抱住,顷刻间身子一阵酸软,从脚底直麻遍了全身,便失去了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