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回返(第3/4页)

楚剑雄一惊问道:“道长何出此言?”

那道士道:“我懂些望气的法门,阁下顶上龙蛰虎伏,虽然不得风云难成大势,但行事间也该是心想事成,怎么会到今日这一步?”

气运之说,虽然玄虚。但有道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也是斯理。

楚剑雄斜眼一瞧,军师连忙道:“这是在下好友,我们要在这里暂避几日才好再做打算。”

楚剑雄便将近日种种言说了一番。那道士听了叹道:“我不知那许仙是何人物?但能使你连番受挫,怕也是玄门中的高人,阁下还是暂毙其锋吧!”

几人都是跪坐在蒲团上,楚剑雄一掌将身边的地板拍碎,道:“难道就没有报仇之机了吗?”

军师也连忙下拜:“还请见教!”

那道人叹了口气道:“来日你若得大势,莫说是许仙就是真神仙也轻易动你不得,又何愁一个许仙呢?”

楚剑雄还要深问,却见那道士摆摆手道:“天机不可泄漏!两位还是在这里暂作休息以待来日吧!”

这时石和尚双手合什道:“今情谊以全,和尚要走了。”他当日本也要上小船,但心中一动还是留在军师身边,在江边的高地上亲眼看着江面上的异象,虽然站在一边也是心惊胆战。他知道,若是自己也在那些船上,也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他凭着过人的内力,自上而下的角度,隐隐约约间看见江中似乎一条颀长的黑影,扭动了一下就消失不见。而站在他身边的军师不懂武功,肯定没有看见。但不知为何,他也没有将所见和任何人说起。

楚剑雄质问道:“石和尚,你要到哪去?”这时若有人将自己出卖,被大队兵马围了,那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几十具弓弩一摆,任你武功绝顶也是决计抵挡不住。

石和尚只是道:“我想回寺里看看!”不知想起了什么,脸上的凶戾之气竟然淡了一些。

楚剑雄知他根底,皱眉道:“你还回得去吗?”

石和尚肯定道:“我想试试看!恩,得试试!”这些日子,灵隐寺的钟声常在他耳边响起,本来早已习惯了的江湖风雨,突然令他感到厌倦了。

军师朝楚剑雄使了个眼色,楚剑雄装作未觉,道:“你走吧,但愿你我兄弟间还有来日!”

石和尚又道了声谢,慢慢的退出门去,出了大门才松了的内息,转身大步离去。

军师皱眉道:“刚才何不?”

楚剑雄道:“他能坦言离去,已是表明了心意。兄弟一场又怎能一点猜疑而生死相搏呢?”心中却道:你不习武,不知他刚才的状态,若是争斗起来杀不了他,那才是天大的麻烦!

那道士坐在一边,带着淡淡的微笑,似乎未觉,似乎了然。

许仙一脸欣喜的接过一个黄竹长筒,打开筒盖,又拿出一个黑色长筒,原来是个乌木长筒,又打开筒盖,还好里面没有长筒了,而是有两片透明的晶片。

这乌木就是望远镜的镜身,许仙拿起来向远处一瞧,果然视远如近,许仙心中的激动之情自不必说了,穿越这么多年,咱也造出高科技了!

金万成笑道:“贤侄,对这千里镜还满意吧!”

许仙连声道:“满意,满意!”这望远镜的倍数应该是够了,连筒身也是精雕细琢,显然出自能工巧匠的之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作出这样一件东西,而这样东西在不久之前还仅仅处于理论之上。其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绝非寻常。

若让许仙自己来做,恐怕一年半载也未必能够成型。

金万成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轻轻放在桌上:“此次全凭贤侄妙想,对我金家的恩情,老头子不敢忘怀,只是不瞒贤侄,此次准备出海,实在是倾尽家财,一时拿不出多少谢礼……”

许仙大手一挥道:“等您宽裕再说吧!”却不知潘玉在一边暗骂他不会算计,但见他答应下来也来不及阻止。

金万成自然高兴,又道:“此次出海得了这千里镜,又是多了几分把握,贤侄何不参上一股,将来分红可是拿车载斗量。”

许仙一听有道理啊,正要答应,就觉得腰间一痛。

潘玉接过话去道:“有道理啊!金叔叔不说,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如何个入法,还要仔细商榷。”说着将金万成让到外屋。

金万成暗道:这个贤侄难对付!却只能满面笑容的随潘玉出去谈。

许仙看看天色,道一声:“明玉,我出去下。”就匆匆出门,雇了车马到金陵城外石头山上,正好是黄昏时分。此时气候适宜,夜风微暖,观星正是再合适不过了。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伟大的古代科学家许仙,踌躇满志的拿起手中的望远镜,遥望西方——傻眼了!

那个,水星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