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岳祠案结案(第4/15页)

杨菱道:“爱美之心人人皆有,难道没有悦己之人,便不能化妆吗?”

宋慈道:“不错,女子化妆再正常不过,只是这一点提醒了我,让我想到了巫易还活着的可能。巫易生在商贾之家,家中虽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是衣食无忧,可当年他下葬之时,他父母所选用的棺材却极为普通,别说雕刻图纹,甚至连漆都没刷,而且这四年来,他父母从没来临安祭拜过他,连真博士都知道每年去祭拜,他们却从不来祭拜自己的儿子,为何?也许他们早就知道,墓中所埋之人,根本就不是巫易。杨小姐,每到逢年过节,你都会去净慈报恩寺祈福,会到寺中灵坛祭拜。若我所料不差,巫易若没死,他极可能就藏身于净慈报恩寺中,而且与寺中那座灵坛大有关联。

“初二那天,你约我到琼楼相见,对我讲述四年前的旧事,要我查明真相,还巫易一个公道。其实你此举并非希望我查出真相,相反,你是为了阻挠我,不让我查出真相。我开棺验骨,验得巫易不是自尽,而是死于他杀。你见我如此认真查案,怕我继续追查下去,会查出巫易没死,于是约我见面,讲述旧事,先提及杨老爷,又提及何太骥,真真假假,兼而有之,绕来绕去,无非是想让我先入为主,认定巫易已经死了。只要巫易是死的,无论我查到谁身上,你都不在乎。我说得对吗,杨小姐?”

杨菱缓缓摇头,道:“这四年来,我伤心绝望,心生佛念,我去净慈报恩寺,只为请香礼佛,别无他意。宋大人,巫公子早已不在人世,无论你怎么说,他都不可能再活过来……”

宋慈神情不改,声音如常:“你曾说过,四年前你与巫易相恋,被你爹阻拦,逼你出嫁他人,你宁死不从。你爹为了让你死心,曾收买何司业,让他毁掉巫易的名声……”

“姓宋的,”杨岐山突然听到自己被提及,立刻叫了起来,“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宋慈看了杨岐山一眼,丝毫没有停下讲述:“何司业原本不肯,但巫易太重情义,怕何司业得罪杨家,就让何司业揭发他私试作弊。巫易因此身败名裂,被逐出太学,即便如此,他仍不愿舍你而去,你也不肯对巫易死心。你爹一怒之下,竟再次收买何司业,要他杀害巫易,伪造成自尽……”

“一派胡言!我根本不认识什么何司业。”杨岐山手指宋慈,“姓宋的,我杨家哪里得罪了你?你上次来我杨家,将茁儿的失踪栽赃到菱儿身上,这次又来诬蔑于我?你好大胆……”

“宋慈奉旨查案,”韩侂胄忽然道,“谁也不得阻碍。”声音平缓,不怒自威。

杨岐山强压火气,后面的话没再说出来。

宋慈继续道:“何司业不肯答应,你爹见收买不了何司业,只好转而收买他人。在巫易身边,亲近之人除了何司业,便只有真博士和李乾。你爹收买之人,正是这位李乾。当时李乾曾被一顶华贵轿子从太学接走,后来便突然有了钱,从不结酒账的他,竟主动在琼楼结了酒账,可见他难忍诱惑,接受了你爹的收买。李乾故意与何司业争执,假装一怒之下退学,为自己铺好退路,然后约巫易深夜在岳祠相见。原本他想杀害巫易,也许是一时失手,反倒是他自己被巫易所杀。巫易为了掩盖杀人,或许也是怕你爹知道他没死,还会再雇人来杀他,于是以铁链悬尸,将自己题词的手帕埋入暖坑,让人误以为死的是巫易本人,然后放火烧毁岳祠,既烧毁尸体不让辨别容貌,又烧毁现场痕迹,再戴上李乾那顶高高的东坡巾,假扮成李乾,急匆匆地离开了太学。不巧他被深夜路过太学的韩?看见了,韩?见他戴着很高的东坡巾,误认为他是李乾。他躲过一劫,就此隐姓埋名,藏身于净慈报恩寺中。”顿了一下,见周围人对杨岐山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又道:“以上所言,并无实证,全都只是我的推想。”

杨岐山越听越气,听到最后说没有实证只是推想,怒道:“姓宋的,你身为提刑,没有实证,也敢拿出来当众言说?”

宋慈道:“不错,没有实证,是不该当众言说。”

可是不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围观众人也都听见了,此时再来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杨岐山吃了个哑巴亏,气不打一处来,本想大骂几句,但看了一眼韩侂胄,终究还是忍住了。

杨菱道:“宋大人,巫公子一向为人正直,他若真害了他人性命,断不会遮掩罪行,逃避责罚。你方才所言,都只是你的猜测。巫公子人已经死了,你何必再拿他说事?难道你奉旨查案,查不出真凶,就要冤枉一个说不了话的死人吗?”她一改平时的语气,渐渐显得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