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桃花约24(第2/3页)

萧柳点点头,嘴里说:“听说这次赔偿的铁器大多出自怀东,怀东的铁矿这么厉害吗?今年上供这么多,会不会都被开采完了?”

一边说,一边,李正言握住她的手臂扶了一下,她准确无误地跨过了被落叶覆盖的尖利石头,

两人的动作很细小不起眼,但大大咧咧的李二公子却一眼便瞧见了,对这两人的关系正视了几分。

公主与面首,这样老夫老妻般的默契行为有点解释不过去。这两人,竟然真有几分小夫妻的甜蜜。

李二公子越想越有趣,又盯着他们两人仔细观察。

他的视线被李正言很快发现,冷淡的目光直直看过去。

李二公子一怔,没想到这“面首”的目光竟然这么冷,被他盯着,后背竟开始冒冷气。

李正言如今不能动武,行事作风都一副文弱的模样,外人并不知道这所谓的侍卫是真的高手。

另一厢,世子和萧柳的对话还在继续。

听到萧柳对铁矿一知半解的话,世子耐心解答朝廷每年开采铁矿、制作铁器的规程,也坦言,今年铁矿开采超量,大半的兵器都被征收,想再制作、储备铁器兵刃一时半会儿没那么迅速。

萧柳听了便说:“那魏国拿走了我们的兵器,突然撕毁条约,我们岂不是手无寸铁?不说外患,各地起义纷纷,朝廷有足够的军备对抗内忧吗?而且如今京城……”

世子目光一动,笑着看向萧柳:“公主杞人忧天了,这些事情朝中大臣自然都考虑到了,必然不会有意外,公主身负两国和平的重担,莫要太过忧心,也,莫要心存侥幸。”

萧柳看他一眼,对上他没有任何共情的视线,嘴角僵硬地扯了扯,仿佛被看穿了心思,面色难堪一瞬,抬起下巴哼了一声,似乎是不服气:“不过是一时苟安,等到魏国出兵就晚了,趁着魏国疲软,一统大辽才是上策。”

世子神色严肃:“大辽天下一统,公主何出此言?”

萧柳白了他一眼:“可不见得,父皇就是太懒怠,以至大辽人心涣散,大皇兄――”说到这,她真正变了脸,突然住嘴,别开头挽着李正言的胳膊说笑看起景来。

世子和弟弟对视。

大皇兄是什么意思?

;大皇子是贵妃之子,性格刚硬刻薄,名声不算太好。如果他上位,那皇帝一直想要实行的削藩……

萧柳今天的表现不算很自然隐秘,但她本就是个被宠坏的公主,做事也看不出什么章法,几乎做什么都破罐破摔随着性子来。

平洲王府不是蠢笨之人,不会全信萧柳,却也不会不把她的话当一回事,自然会去调查一番。

萧柳说的自然都是真的,皇帝受伤,几个皇子蠢蠢欲动,大皇子出身最高风头最盛,至于其他的,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也什么都没说。

回去后,萧柳问李正言:“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

李正言勾了勾嘴角:“天下熙熙,各方夺权,群雄割据的场面总有一日会来,若真能提前结束这昏庸世道,也算是好事一桩。”说着,他眼里有了一份忧心,“只是……来得及吗?”

和亲路走了一半了,这些藩王可不是那么好挑拨的,更不会在意萧柳一个小小的公主,牺牲她谁都不会眨眼一下。

萧柳叫来自己的私卫,问他今日那位周大人和袁家大爷都做了些什么事。

萧柳和袁家大爷说的话不是瞎话瞎挑拨,周使者作为议和的一把手,在这次议和的赔款里不知道吞了多少好处,怀东这边的铁器更是暴利,相关负责官员早就和姓周的一丘之貉。袁家看似占了便宜,实则手下的人早就和姓周的暗通有无,能分到的利益可不一定占大头。

不出意料,袁家大爷得知姓周的和自己下属联合在一起,立刻知道自己家的地盘已经被对手钻了空子,和萧柳分开后就去调查,虽没得到太多结果,但周家和怀东这边拐着弯的关系必然得到了证实,如今已暴跳如雷一个多时辰了。

而那位周大人则和“旧友”聚餐回来,心情甚美。至于他聚餐的对象是不是萧柳所说的人?这倒是无法查证,不过萧柳随口胡诌而已。

她敢这么操作,不过是吃准了周家势力已经无形中大过袁家,必然渗透了袁家的势力范围。

若不然,她这个袁家的外甥女公主,未来的袁家媳妇,怎么会被周家弄得要去和亲?

只有袁家无能又毒,平日里狂妄自大,关键时刻弃亲人如弃子。

萧柳让絮儿准备纸笔,写了一封“提点”的信,让人悄悄给袁家大爷送去,心中不乏提醒建议袁家如何抓住周家把柄,在朝堂上铲除这个强劲敌人。

袁家大爷看完信就要求见萧柳。

萧柳很快就应允了。

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站在堂前,看着萧柳神色惊疑不定:“你如何懂了这些,又为何帮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