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桃花约32(第2/6页)

萧松不言,也不知道他听没听进去,但确实跟着伍正言从军去了。

萧柳带着两个暗卫送走了他们两人。

一去启程的人很多,萧柳只和伍正言在小院门前告别。

西北的桃花开得晚,谢得也晚,萧柳小院门口正好有一棵桃花树,是世子听说她喜欢桃花,在她入住前移植过来的。

此时桃花已经到了花谢期,落樱缤纷,伍正言站在树下和她告别,不过说了一句话,肩头就落了不少粉色的桃花瓣,冲缓了离别的伤感与凝重。

萧柳很长时间都记得这个景象,记得他满肩桃花瓣对她挥手告别转身离去的场景。

伍正言走后,萧柳在屋里待了近七天,闭关出门第一件事,便是带着一叠手稿去找平洲王。

半个月后,被平洲王府控制了半年的使节团残余人员终于踏上了回京的路途,同时给新帝带去了一个口信。

五公主要长居怀东,不回京了,理由是不想回伤心地。

收到这个口信的官员觉得荒唐至极,堂堂公主岂能如此任性,滑天下之大稽。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平洲王府明显帮着五公主,而这里是平洲王府的天下,这事情再荒唐也是新帝头疼,他们能从怀东逃出生天便是大好事了,管不了许多。

使节团灰溜溜地离开怀东,狼狈往京城而去。

平洲王府前后脚在城外设立了一个军械所,负责人是萧柳。

闭关七天,萧柳拿给平洲王的手稿不是别的,是对当今所有先进武器的最新改造图。

在怀东这小半年,她闲着无事就看书,看的不是地理相关就是器械相关的书籍,平洲王府尚武,和军队相关的兵法、兵器谱尤其多,她长期看下来,基本看完了七七八八。

那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看,也没什么明确的目的,因为内心原主的意志是不想要入世的,但她本人的潜意识可能始终无法彻底舍弃。

萧柳拿出来的改造图全都是基于现有的兵器谱进行适当的改造,让它们或更加便携、或更具有威力、或提高使用次数……没什么跨时代的发明,但在这个纯粹靠冷兵器的时代里,也是里程碑式的改革。

所以,平洲王急匆匆打发了使节团,又立刻给萧柳单独开辟一个军械所。

京城早已没了关心萧柳的人,她长居平洲王府,新帝第一反应是平洲王是不是背后有什么目的,但所有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萧柳一个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公主,平洲王留着有何用?

各地藩王以新帝残害手足不仁不义的名义纷纷造反,新帝每天面对这些就头大如斗,琢磨了没多久就将萧柳抛在了脑后。如萧柳所想,取消和亲一个原因是当年新帝亲姐妹的悲剧让他厌恶和亲,但根本原因却不是这个,新帝单方面反悔和谈,真正原因是怕平洲王府也一起造反,所以撕毁和魏国的条约,希望魏军能拖住平洲王。

萧柳一个弱女子,新帝完全没放在眼里。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天下除了平洲王府,的确无人理会萧柳,取消和谈后,萧柳就彻底没了姓名,被所有人忘记。

但未来十年的最新型兵器,却全都出自她的手下。

伍正言离开三个月后,萧柳收到了第一封来自边关的家书,是跟着平洲王府的情报一起送来的。

信不长,还能看出他写信时因时间紧张而导致的潦草,寥寥几行字,叙述了他离开后赶路多久,入伍多久,经历了几次与魏军的对战,手臂肩上受了一点皮肉伤,已经处理妥当,如今一切平安。

信末尾,帮萧松加了一句平安。

萧柳看得嘴角上扬。

两人相处久了便都了解对方的性格,伍正言知道萧柳心思细致,家书便好消息坏消息什么都写上,以便让自己的“平安”显得更加可信。倒也不是说他真的撒谎了,只不过他知道怎么写,能让萧柳安心。

萧柳却也知道他如此写的心意,看完了信,还是找平洲王打听了一番,确定他的确平安无事这才彻底放心。

她写了一封回信,厚厚一叠,八成是她在怀东的琐碎日常,今日吃了什么点心,甜的咸的,好吃难吃,今日什么花开了谢了,下雨了天热了……我设计的武器马上就会量产送到你们手上了……我想你了……

信到伍正言的手上是一个月以后,那时,西北军已经收到了关于新兵器的消息,军伍一片欢腾,伍正言握着剑在大营外守夜,看着头顶的明月,心中自豪不已。

也思念不已。

自大辽和魏军撕毁和谈,交战半年,魏军骁勇,辽军悲愤,虽然失去的国土依旧不曾收回,但大辽再也没有失守一城一地,两军僵持在原地,各有胜负。

萧柳设计的新武器一出现,犹如给辽军注入了新血液,西北军武力暴涨,竟一连三次都打了胜仗,将魏军打得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