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屠龙(第5/9页)

“要我说,巴度安死得好!这个人名声太好,已经威胁到老祖宗您,我听别人私底下谈论巴度安,都说他是块硬骨头,敢跟汉人对干,汉人拿他也没办法。”年轻人很清楚阿克塞的底细,他这位老祖宗心胸狭隘,绝对听不得别人比他好。

果然这话一说,阿克塞心中原本还有的一丝愧疚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年轻人打铁趁热,继续说道:“老祖宗,现在这个世道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异族来了,朝廷只能往南疆逃;朝廷势大,我们就只能服软。我们这些小鱼要和朝廷这条大鱼斗,那不是送死吗?想活着而且活得好,就该吃那些小虾米。”

“如果其他寨子不服,那怎么办?”阿克塞并不是没有想过,但他也怕自己变成孤家寡人。

“有谁敢?巴度安这一死,别人怀疑到您头上,肯定也会怀疑到汉人头上,甚至会有人怀疑到两家头上。我们干脆别声张,让他们猜,让他们觉得就是我们和朝廷连手干的,这就叫狐假虎威。”年轻人现在也不打算和朝廷分庭抗礼,因为他已经见识过朝廷的厉害。

之前朝廷一路猛打,让年轻人吓出一身冷汗,他已经明白汉人并不是拿不下南疆,以前没有这么做是因为没必要,就算打下来,付出的代价也太大,而且这里瘴毒厉害,汉人受不了;可现在大劫临头,他们为了保命,不得不往南跑。

明白这些后,年轻人没兴趣做无谓的抵抗。

年轻人会选择投靠,因为就算汉人熟悉南疆地形,也需要有人帮他们奔走。

年轻人从未担心过狡兔死,走狗烹的结果,那只是一种说法,走狗的用途多的是,除了撵兔子,还有看家护院,当然有一种情况不得不提防那就是狗的数目太多,毕竟任何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说不定就会有一、两条狗被宰掉打牙祭,所以也不希望有更多狗出现。

而巴度安在年轻人眼中就是一个威胁,巴度安有威望,很多人愿意跟着他,这就相当于领头狗,控制住一条就相当于制住一群,更重要的是他身体不行,容易控制,要不是巴度安死脑筋,一心和汉人对干,恐怕龙王寨的地位早就保不住了。

一想到这里,年轻人甚至有些庆幸汉人早一步干掉巴度安。

龙王寨这边在猜疑,缅西征讨使府邸中也有一群人不停琢磨着。

“依我看来,这件事十有八九是阿克塞做的。这个家伙心狠手辣,心眼又很小,不久前巴度安和他吵过一架,而且随着他在苗人中威望越来越糟,巴度安很有取而代之的架势,所以阿克塞先下手为强完全说得过去。”一个师爷打扮的人轻声说道。

“那也未必,或许有人栽赃嫁祸也说不定。此刻南疆恨不得活剥阿克塞的人不在少数,杀了巴度安,既可以嫁祸给阿克塞坏了他的名声,让阿克塞众叛亲离,顺势铲除他的羽翼,又可以让阿克塞和我们互相猜忌……我想大部分苗人恐怕也认为是我们干的。”另一个师爷显然更高明,几乎猜到真相。

“这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坏处吗?”高坐在正中央的一个头戴乌纱的中年人满脸堆笑问道。

这位新任缅西征讨使姓秦名文远,字伯驹,是庚子年的进士,长得相貌堂堂,胸前三尺长须飘摆,一张白净的脸看起来颇为儒雅。

而秦文远这个让无数苗人恨之入骨、畏之如魔的人,在朝廷的名声却极佳,素有耿直明断的赞誉,只不过他的耿直只对当今圣上,他的明断是非只对汉家子民。

“当然没有坏处。阿克塞心狠手辣、翻脸无情,这样的人在我们强的时候或许是一条很不错的走狗,可一旦我们出了什么意外,难保他不会从背后咬上一口。”师爷连忙回禀道。

这番话说穿了就是八个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你说这话还太早了,此刻那些苗寨多有不服,除了龙王寨,只有一些小寨子肯投靠我们,现在龙王寨的用处仍旧不小。”另一个师爷说道。

“那又如何?难不成那些苗寨还敢反抗?现在龙王寨已经投靠我们,而赤月侗、白衣寨躲入蛮荒深处,苗人群龙无首,而我们的人马却遍布南疆,二十万兵马占据各个险隘要害之处,大人又用计让他们的农田尽数荒废,这些苗寨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就算想作乱,我们不需要做别的,只要守住各地让他们没办法四处流窜,用不着动武也可以把他们活活困死。”两个师爷互不相让,各自说着自己的想法。

秦文远拂须而笑,之前他听从幕僚的建议拼命逼迫那些苗人,让他们抽男丁开挖坑洞,连女人和老人都派出去采集药材,为的就是让各寨没有人力种田,现在目的达到了,一旦卡住粮食这个要害,那些苗人想不服软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