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劫到(第6/9页)

韩天齐一边听,一边默运神通分辨着谢小玉说话的真伪。

话是真的,不过让韩天齐感到沮丧,那本没封面的书还好说,也许被人忽略了,真的当成流水账,但是《奇技妙法百篇》是一套,有三十六本之多,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被漏掉。

韩天齐呆愣片刻,实际上正将这个消息传给外面的人,过了一会儿,他神情黯然地说道:“可惜,太可惜了,那套《奇技妙法百篇》已经被销毁了。”

“我猜就是这样。”

谢小玉并不感到惊讶,那么多人在藏经殿里反复寻找却没找到那部书,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销毁了。

而对于韩天齐为什么知道此事,谢小玉也不觉得奇怪,元辰派藏经殿销毁杂书之前,全都会登记一下书名,这是例行公事,以往也没什么人会查。

“可惜,太可惜了!”

洪伦海在一旁捶胸顿足。

“别在那里可惜了,炼制丹炉要紧。”

谢小玉提醒道,这句话总算将洪伦海拉回来。

“这丹炉怎么造?”

韩天齐干脆直接问道。

“在下不擅长炼器。”

谢小玉一向都是别人敬他一尺,他敬别人一丈。

“我知道,但是我对你看过的那部奇书有信心。”

韩天齐绝对不敢妄自尊大,谢小玉就算再外行,毕竟创出天剑舟、飞天剑舟、昊天战船,那部《奇技妙法百篇》太了不得了。

“晚辈放肆了。”

谢小玉拱了拱手,说道:“这种炼丹之法顺应天道,关键就在循环往复,一次又一次聚拢再分散,药力并非简单的提纯和浓缩,而是繁衍变化,一次次变得更完善,所以丹炉最好能模拟这方世界。”

谢小玉能够说出这番话,完全是这段日子的感悟。

谢小玉和洪伦海都还没达到造化天道这样的高度,洪伦海或许已经触及一些,他就差得远了,与其好高骛远,还不如退而求其次。

大道难明,天道却可知,他没能力触及造化之道,却可以感悟天地化生之妙。

“有理、有理。”

韩天齐两眼发亮,他本来毫无头绪,现在有想法了。

韩天齐思索片刻,抬手取出炼炉。

这口炼炉样子非常奇特,居然像一块烧融的铁块,颜色赤红,通体透亮,拿在手里只有拳头般大小,但是一放到地上,立刻变成一丈方圆,而且热浪逼人。

“既然要模拟这方世界……自然少不了正反五行和先后天八卦,虽然数量不少,种类也杂,不过倒是好找。”

韩天齐一边说道,一边在虚空抓了几把。

虚空中好像有一个无形的抽屉,韩天齐每抓一把,手里就多了一件东西。这些东西全都被随手扔进炼炉中。

韩天齐出手很随意,不同于洪伦海炼丹时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不过谢小玉看得很明白,韩天齐的手法也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返璞归真并非只有一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之后,仍旧会带着原来的风格。

洪伦海是精准,动作没有一丝多余,韩天齐则是随意,眼睛看着这边,手却做别的事,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谢小玉看着韩天齐的手法,想着洪伦海的手法,再与那个老土蛮的刀法比较,老土蛮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干净、直接。

在不知不觉中,谢小玉进入太上忘情的状态,三个人的手法如同走马灯般在他眼前交替闪过,每一个细节都被分解开来,然后又组合起来。

谢小玉的手也不知不觉地动了起来,模仿的是那三个人的手法,没有丝毫的差别,完全一模一样,绝对是完美的模仿,可惜再完美也只是模仿,得到的只是外在,却没办法得到神髓。

谢小玉的“太上忘情”是藉助天机盘达到,天机盘可以用来推衍“法”和“术”,却推衍不出“道”,他化自在有无形剑气也是一样,只能融合“法”,却不能融合“道”。

到了这个层次,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索。

炼炉里,一颗圆球渐渐成型。

韩天齐做事确实随意,这口丹炉的模样让人说不出话来,就只是一颗圆球,然后底下有三个凸起,算是炉脚,表面除了法阵之外就再也没有多余的花纹。

“我这丹炉需要好几个炉室,丹药要经过一次次精炼……”

洪伦海忍不住提醒道。

“我还没老糊涂到这等地步。”

韩天齐翻了翻白眼。

谢小玉倒是看懂了,转头朝洪伦海说道:“你的丹炉既然是模仿这方世界,里面肯定会有一些洞天。”

“还是他明白。”

韩天齐哈哈大笑。

谢小玉并没有特别得意,他能猜到韩天齐的做法是因为他有天机盘,能够看清韩天齐的每一个动作,算出这些动作背后的目的。

“你虽然是宗师,可惜境界太低……也罢,我好人做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