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零章 君王法术势,诸子第一家(第2/2页)

“好,孔兄豁达,在下佩服。”姬玄淼虽然和孔子有不同的理念,不过对于他的人品和性情还是很佩服的,起身道:“孔兄稍待,待我收拾一二,也和孔兄一起周游天下。”

半个时辰后,两人结伴上路,姬玄淼道:“孔兄可有想好,这第一站当往何处?”

孔丘道:“我虽写成了《周易》,但对于天地大道仍有迷惑之处,听闻洛邑守藏室中有一圣人,通达天地运化之道,博通古今之衰变,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何不前去请教?”

姬玄淼道:“我之学说将成,在此之前,和贤者论道,取长补短,实在妙不可言。孔兄所言圣人,可是李伯阳前辈?”

“不错,正是这位贤者。”

二人都是修为强大之辈,施展纵地金光之术,穿行于六合大阵之中,速度飞快,只需半日,就能抵达洛邑,所以也并不着急,一边走,一边谈论起这位贤者。

“这位前辈来历奇特,据说楚国有一年轻妇人,在河边玩耍,见水中飘来一枚李子,捡起来吃了,于是有了身孕。”

“只是这一怀就是八十一年,生下一个白头发的儿子,指着家里的李树说自己姓李,于是取名李伯阳。又因少年而老相,所以又称老聃。不过这位贤人聪慧无人能及,少年之时便穷天下至理,通达一切事物变化,后来做了大周守藏室官。”

姬玄淼叹道:“守藏室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名闻遐迩,声播海内,实乃我辈楷模。”

二人一路怀着景仰之心来到洛邑,以二人人族大学者的身份,就算学说得不到推崇,却也不会受到怠慢,更何况二人还是修为强大的仙人,想要见老聃并不难。

姬玄淼见老聃后语刑名法度,老聃笑曰:“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无不为。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你之道,乃使民畏之,乃下道也!”

姬玄淼摇头道:“前辈之道,乃小政斧,使民自治。我之道,乃大政斧,以法治天下。你之道适合乱世之后的休养生息,而我之道适用于一切时期。”

姬玄淼的法家理念虽然和老聃的道家理念有所不同,却也有共通之处,对于以法治国,二人都认同,区别不过是法治程度、政斧对民间的影响。

他在这里得了不少启发,《玄子》一书,终于成就。

“我姬玄淼观百代之治,察乱世兴衰,今立法家学说,以法治民、以术御人、以势凌人,法术势并用,劳心而不劳力,治人而不治于人。此天子之学、帝王之术、富国强兵之策、混一天下之道也!”

此时老子五千言未出,儒家学统未立,诸子百家都在酝酿阶段,姬玄淼以法家开百家学说第一先河,得人道无边大运。

只听话音落,天地有感,这是推动人族文明变革的关键一步,无量功德降落,六成落在姬玄淼头上,修为直入大罗,眼看要破准圣关卡,被他一把将功德推到《玄子》之上,加上另四成功德,足有六成之多,使得这本巨著瞬间成就强大的功德灵宝。

命运长河中再起波澜,迷雾散去,一幕幕记忆片段浮现,想起自己的身份,自己转世的目的,姬玄淼神情怔楞,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