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这个人在等我回来?(第2/3页)

毕竟,SLAC关停对撞机实验室的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新闻了。

现在可是有着绝对不在少数的实验室,在盯着SLAC最后胶球实验里的研究人员呢。

尤其是陈舟。

有着领导胶球实验的经验,有着极为优秀的物理天赋,有着近乎准觉一般的物理学直觉。

这些,都让陈舟成为了众多物理学实验室眼中的香饽饽。

陈舟的引进,将意味着什么,是每一个实验室都在思考的问题。

所以,如果陈舟单方面进行学术交流的话,必然会正面面对这些实验室。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陈舟也就选择了跟随弗里德曼一起。

这样一来,躲在大佬导师身后陈舟,就能很巧妙的避免掉这些麻烦。

另一个原因,则就像陈舟自己说的。

他希望多跟弗里德曼学习学习。

不管咋说,这样理论和实验经验,都同样丰富的物理大牛,不能再浪费了……

当然,这些的一切前提,都只有一个。

那就是,陈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顺利的毕业。

更直白点就是,陈舟能够在剩下的两个月时间,解决掉哥德巴赫猜想!

深知这一点的陈舟,也不再多想,转而思考起了已经放下许久,只断断续续研究过的哥德巴赫猜想。

坐在一边的弗里德曼,则是在看了看陷入思考的陈舟之后,开始闭目养神。

只有后排的麦锡森和科伊尔,仿佛缓过来一般,又开始讨论起了party的事。

事实上,对于他俩来说,陈舟不去也挺好的。

要不然,那全场主角的光芒,不又得被陈舟抢走?

随着飞机的平稳落地,陈舟他们平安抵达波士顿。

本来想着打车回学校的几人,却意外的发现,有人举着牌子,在接他们。

走近了,陈舟才发现,居然是刘茂声和曾子固。

稍一思索,陈舟就反应过来。

他本来还纳闷,这两人怎么没等物理学家大会结束,就提前离开了。

这下子,算是全部搞明白了。

估计是燕大杨院长他们的安排。

知道,但不点破。

陈舟故意说道:“刘师兄,曾师兄,你们还特意来接我们,这多不好意思啊?”

刘茂声和曾子固笑了笑,刚要说话,就听到陈舟继续说道:“那我们快走吧,这一路上坐飞机,真的好累啊……”

说完,陈舟就回头跟弗里德曼三人解释了一番。

弗里德曼微微抬头,看了看刘茂声和曾子固,心想这隔壁的同学,还真是热情呢。

随即,几人一同来到了停车场。

刘茂声和曾子固开的车,是那种7座MPV。

陈舟曾好奇地问过他们,为啥买这么大的车,开起来也不方便。

没想到,刘茂声和曾子固两人同时神秘一笑:“大点才方便呀!”

回到麻省理工,弗里德曼、麦锡森和科伊尔,便与陈舟三人分开了。

憋了一路的刘茂声和曾子固,这会终于问道:“学弟大佬,你是怎么想的?跟杨院长他们沟通的,到底是个啥情况啊?”

因为有弗里德曼等人在场,这一路上,刘茂声和曾子固只字未提的燕大的事情。

陈舟看了看这两位最早相识的师兄,倒也没瞒着他们:“没沟通什么具体的结果,等我先完成毕业论文,成功毕业再说。”

听到陈舟的话,刘茂声忍不住吐槽道:“不是,你这想毕业,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吗?又不会像我们一样,还会被卡毕业论文……”

陈舟摇了摇头:“物理系的毕业论文,是有了,但是数学系的毕业论文,却还没进展呢。”

曾子固奇怪地问道:“你不是前段时间,才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吗?能够在《数学年刊》发表的论文,肯定不会比博士毕业论文差了吧?”

陈舟轻声笑了笑:“差倒是不差,我的论文,就没有差的。只不过,我想更完美一点,把哥猜的问题,作为我的毕业论文。”

刘茂声:“……”

曾子固:“……”

陈舟一句话,直接令刘茂声和曾子固两人沉默了起来。

这也太装杯了吧?

关键是,这个人还偏偏有着极为强大的装杯本钱,这就很难受了……

见两人都不说话了,陈舟想了想,便问道:“刘师兄,你说你被卡毕业论文了?是怎么回事?”

“咳咳……”刘茂声轻咳两声,连说道,“没……没什么……都是小问题……”

陈舟又说道:“什么问题?方便告诉我吗?看看能不能帮到你?”

刘茂声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他是真的后悔,干嘛多提这一句话?

他的毕业论文,倒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