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果然如此(第2/3页)

恍惚之间,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候的场景。

那个时候,他的师长扶着这一块石碑,上扬的眉毛,浓厚的胡须,都流露出一种自豪的神色。

“……所谓昆山之玉,本来只是寻常翠玉,只有经过第四大境的高人施法祭炼,历经三百日苦功,才能得到拳头大小的一块。”

“此等法玉,坚逾玄铁,纵然经历千年风吹雨打,霜削雪磨,也能整洁如新,不现一点斑驳迹象。咱们扶龙教主殿,一砖一瓦,一柱一梁,全是由昆山之玉制成。”

“尤其是这块石碑……”

当时那粗豪的道人大笑,“这是咱们当代教尊亲手祭成,刻下扶龙教三字,就算是三千年后,咱们的徒子徒孙再来看,这字迹依旧苍虬啊。”

刘青山喃喃道:“石碑后方三百步……”

老道士一步一步丈量着,越过石碑基座的位置,其实在他的记忆当中,他离开扶龙教来到大齐,也不过就是半年之间的事情,对于伏龙教的那些布局,还都记得清清楚楚。

毕竟,他从少年的时候就一直生活在山中,几十年的光阴,熬资历熬到了闲职护法的级别,都从来没下过山,就是闭着眼睛也记得山上各座宫殿之间的步数。

只是,刘青山走了两百三十步左右,就已经来到了断崖的边缘,前方,是一条约有三十米宽的裂谷,而在裂谷对面,则是另一座山峰。

“方会长。”刘青山回头道,“你能帮贫道从这个位置,向对面那座山峰之中挖一段距离吗?”

“好。”

方云汉没有拒绝的道理,他走到断崖边缘,手掌一拍背后剑匣,一红一蓝两柄长剑同时弹出,落在掌中。

这两把剑来到贺图王城的时候,本来是以为要染上许多鲜血,没想到却是先染上了许多白雪。

方云汉越过悬崖,落在对面的山峰半山腰上,两道发光的剑锋沾过雪的冰凉之后,剑气延伸向前,切入岩石之中,接着炸散开来,将周围的石块全部击成细碎的沙砾。

他双剑并发,一眨眼的功夫,就向这座山体之中,开辟出了接近十米的距离,力量控制的极为巧妙,岩石化作流沙散去的同时,也没有发出多大的响声。

区区十米之后,方云汉双手剑气倏地一轻,察觉剑气所在落于空处,他双手长剑划了一个圆,便收了回来。

前方的最后一层岩壁,被两把剑剑尖的那一节,切出一个大约有一人高的圆形缝隙。

方云汉抬脚踹了一下,那块已经被切割过的圆形岩壁,就向山体内部倒了下去,露出了黑洞洞的山腹空腔。

这山间的风本来就不小,此时多了一个孔洞之后,顿时一股狂风吹入其中。

凭这样的一股山风,自然吹不动方云汉,但吹入山腹之后,却从中膨出了一大片灰尘。

在灰尘沾身之前,方云汉倒飞出去,回到悬崖上,开口说道:“那座山里有一片残损的宫殿。”

以他的目力,在突破那最后一层圆形石壁的时候,目光一扫,就足够将黑暗中的种种看得清清楚楚。

听了这话,刘青山不假思索,就纵身跳出悬崖。

刘青山的筋骨相对于他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算是非常强劲,但也就是普通拳师的水准。

他之前对敌的时候,总要借助符咒施展威能,或是口中诵念咒语,然而此时,这么急匆匆的一跳,没有什么符咒发挥,就自然招来一团白色烟雾,拖着他的身体,轻飘飘的越过了这裂谷的间隔,投入了方云汉刚才打出的那个洞穴之中。

本来准备出手帮一把方云汉见到这一幕,就垂下了手,顺便挡了一下准备跟上去的公孙仪人,道:“就让道长一个人待一会儿。”

公孙仪人道:“万一里面有什么危险。”

金杵大祭司早在刘青山有所发现的时候,就已经自觉的留在原地,离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方云汉说话也不避讳什么:“那里面一点活物的气息都没有,只是保留了大约一半体积的大殿,其他地方都被山石隔绝,殿中倒下的丹炉里面积满了灰尘,只怕已经封存了千年以上的岁月,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公孙仪人也就不再坚持,只是疑惑道:“看道长的样子,好像对这里有些了解,可他从来没有到过大齐,也没有来过北漠,到底是从哪里知道这些事情的?”

方云汉随意道:“大概因为这里就是扶龙教曾经所在的地方吧。”

公孙仪人微愕道“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当初不是探问过道长的来历吗?道长他们,最初是在西海沿岸,被人从冰块之中发现的,也许是几千年前,发生了一场大灾难,毁灭了那个时代的文明,然后道长他们机缘巧合之下,在冰封之中度过漫长岁月,到最近苏醒过来。”